2019暑期皖南局部非正式“考察”报告(2)
2019暑期皖南局部非正式“考察”报告(2)
□山北有海
贰、七月廿二日
一、行程
孩子参加的是“英才计划”化学学科的夏令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承办,在全国“英才计划”所涉范围内选择50人参加,个人只负责来回路费即可,比较省心。
组织方要求22日下午2点至5点之间到中科大校园附近的江南春酒店报到。我不太习惯晚到或者卡着点儿到,喜欢稍微提前一些以显从容。所以决定尽早出发。头天晚上加好油早早睡下,早4点半起床收拾,5点半之前出门拐上了经十路——开车的专心开车,睡觉的继续睡觉,一路南下。
经十路——玉函隧道——南外环高速路——南绕城高速——济广高速——济徐高速——京台高速——蚌淮高速——蚌合高速——金寨路高架——金寨路,全程660公里,比走济青南线回烟台的路线稍远而已,所以不太算“远行”。
有人说老司机跑高速都是“逢三必入”,我没有总结出这么一条。但我跑高速的基本原则是一个半小时(最多两小时)便进一次服务区——喝茶、吸烟、如厕、洗脸,不会休息便不会工作。全程加上进服务区的时间,一般情况下,高速上的总平均时速其实也就80左右,起个名字可以叫做“不慌不忙抓紧走”。对于一些极少进服务区总是不吃不喝一门心思赶路的大能,我多只是笑笑,学不来。
进合肥之前的最后一个服务区是龙门寺服务区,依照惯例(进城之前为防堵车、找不到路等等意外)做较长时间修整,吃了午饭,然后才继续出发。标致307满箱油的高速极限大约就是700公里续航,因为对合肥城市尤其是江南春酒店周遭不熟悉,所以在已经跑了620公里的情况下,选择在龙门寺服务区加满了油(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尽量避免在高速服务区加油,有过两次教训分别是在日东高速菏泽服务区和济青南线沂水杨庄服务区)。
最初跑高速的时候,每次经停服务区,下车后还会装模作样地围着车转一圈,用脚踢踢踹踹四条轮胎查看一番,后来慢慢也就少了这道程序。
合肥绕城高速直接联接金寨路高架路,江南春酒店就在高架路出口附近,所以不到1点半便顺利抵达——营员报到工作尚未正式开始。
二、合肥印象
“如果管理有方,那么城市就可能永远屹立不灭。”(圭恰迪尼)
这是平生首次到合肥。
说不清是不是跟全国范围内普遍的高温闷热天气有关,暂时只能说印象不算太好——比较之下,大大提升了济南人的某种自豪感。
下高架之后的地面路上,尤其是在几个路口,交通着实有些混乱。行人尤其是自行车、电动车胡乱穿行,很多人不按红绿灯指示行走。各类汽车似乎无奈,也只好决不相让,让我们习惯了无论什么情况下必须礼让行人的济南司机颇有些不适应。
不清楚哈罗单车是如何谋划的,合肥路边的哈罗单车,竟然一多半是电动自行车!歧视济南?这是个问题,需要追问一下。不过跟在南京(南师大随园校区附近)的不良观感一样,合肥街头路边的共享单车普遍存在乱停乱放杂乱无章的现象,管理明显失位,这就显得我们济南的城市管理至少在效果上是远远强于他们的。(我转了好久才在第二天大清早的时候找到这么一排摆放得相对整齐的哈罗电动车)。
悦雅江南春酒店紧挨中科大,是三星级的,2008年建成,装修时间比较久了,显得比较老旧,条件不算特别好。但印象深刻的是前台服务员待人接物的态度——夏令营负责接待报到的老师尚未到来,看到不少孩子提前到来,她们便赶紧安排住宿事宜,让大家到房间收拾一番等接待老师到了以后再下来报到,很是贴心。听我们说临时决定在此住一晚再走的时候,也帮忙以夏令营的会务价格为我们加开了一个房间。
甚善!点赞。
三、中科大初识
既然临时决定在合肥多待一晚,所以下午到晚上便多了些空闲。收拾妥当之后,出门进科大校园转了一圈。外围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等感觉尚可(没有进楼细看,仅限外观),尤其是各种横幅竖旗等等显示出的各种面向不同群体的夏令营活动,显示出了科大所拥有的某种深度活力。对比起我所求学四载的山师大校园的当年和现在,有些恍惚,感觉自己似乎是上了一个假大学——那时候,我们的暑假可都是积极跑回家一通疯玩的啊,哪里知道假期中大学校园的精彩纷呈?!
科大首任校长郭沫若先生亲题“红专并进,理实交融!”校训确实有一种“不仅语言简约,文辞对称,且内涵深邃广博,入时合理,既含价值观,又有方法论”(科大党委书记郭传杰语)的味道。除了少年班,科大最著名(特有)的办学特色是“全院办校、所系结合”——学校的每个系都和中科院一个或几个相关研究所对口合作,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等一大批科学家兼任校系领导,亲自为学生授课,把最新的科技成就和科研前沿课题介绍给学生,并承担制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编写讲义、指导学生论文等具体工作。
延展开来,我们一直有一个梦想——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能不能、可不可以也办一所自己直属的学校?我们当下是滑翔式的指导居多,很多时候想要具体推广、实践自己的一些科研成果是有难度的,尤其是在需要深度、系统实践的时候。那么,如果有一所(几所)我们自己来办的学校呢?上海市教科院在自己院门口办过实验小学,当年成绩应当说是不错的。也许,这是我们这类教研、科研机构的出路。也未可知。
不清楚科大几座校园的分工,从教职工宿舍那边,感觉出这座校区的些许萧条——又老又破,许多屋子呈现出浓浓的衰败感觉,让这座校园在我眼中瞬间失分不少。
今夏转过几所大学校园,有成立于1865年、至今保留并使用多座一百多年历史的老建筑的伍斯特理工学院,有号称“东方最美校园”、以原金陵女子大学民国建筑为主体的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也有眼前这1970年迁来合肥、有中国“科技英才的摇篮”之称的中国科技大学,在其外观所显示出的管理上,实在有些差异巨大。部分原因或许与假期里的诸多施工改造有关,但至少在我看来,我们的大学的管理,在真正的“用心”方面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的。
之前一天,7月21日,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又率领山东党政代表团赴北京、河北、上海学习取经了5天。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昨天(8月5日)在《大众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介绍了自己随团学习考察的感触和收获。王书记将本次学习的收获概括为5个方面:理念超前;管理精细;定位高远;服务细微;党建引领。认为济南与先进地区相比最大的差距,还是差在敢想敢闯上,差在创新创造上,差在精细精致上,差在体制机制上。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先例进行判断误人不浅。除非两者在方方面面都类似,否则先例毫无助益,因为每一个细微的区别,都有可能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圭恰迪尼)
体制机制的话,我辈无从触及。问题的核心在于,敢想敢闯本不是山东人欠缺的,山东人其实本质上也并非是守旧落后的——精细精致,或许可以是我们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着力的。就好像大学校园的管理一样,我们差的未必是钱,所差更不是人,而是某种精心。(至于支撑这精心精细精致的体制机制元素,我不妄议。)
“但讲话容易,朝新方向行走却是一项艰难的责任。因此我们说服自己推卸理想强加给我们的重担。”(C·W·莫里斯)
其实体制机制就好比一条传送带,手里摁着开关的人一直在吆喝着让站在传送带上的小卒转变观念快些走快些跑,最后一派慌乱中显示出人人向前的姿态,然后据说体制机制就搞活了、生效了,皆大欢喜而已。
多虑了。还是如杰西·鲍尔所说,“没有选择机会的时候,我们就只能竭尽全力把眼下的事情做好了,只能做好眼下这一点事了。”更何况,圭恰迪尼在更早的时候就告诫过我们,“上天老早就把我们的眼睛生的位置安排好,除非我们跟自己闹别扭,否则就只能朝前看。”
一路向前。
四、首尝安徽菜
我一直说服不了自己去尝试据说很是美味的臭豆腐,所以在全网盛传安徽菜臭鳜鱼、毛豆腐特色的时候,一直没有动心,或者说没有生出勇气去尝试。
不过到哪座山便要唱哪座山的歌。我一直是喜欢到一个地方便要品尝当地食物的。所以晚餐还是寻找了一家风评不错的“庐州太太”徽菜馆。
对特色期望太高,对“大厨推荐”过于信赖,结果两人份的满满一桌子饭菜中,最特色的两种面食都只尝了一口,便再没勇气举箸。盐水鸭和酒酿圆子倒有些像是还南京时欠了的旧账,剩下的也就土豆片、家常茄子以及大厨推荐的菜糊糊口味能够接受得了了。
难道是被电梯里浓郁的臭鳜鱼味道熏坏了?
享受不了。于是落荒而逃。
五、行程再规划
合肥多留一夜,第二天以及接下来几天的行程就需要临时调整、再议了。
将所有的地图摊在床上,避开黄山和宏村西递,再次考虑可以做怎样的安排,中间反复跟小彭导游沟通(主要是请她帮忙安排两晚住宿),一直到晚上十点半,才大致决定——
早起之后奔黄山市方向,先看一个古村(潜口、呈坎、唐模等等),到黄山住下之后再转转屯溪老街或黎阳in巷(所以请小彭帮忙将酒店定在了屯溪老街街口附近)。
第二天再走南屏村方向,之后往太平湖方向一路慢走,边走边玩,晚上下榻著名的太平湖皇冠假日酒店——这酒店深入湖中,在小彭晒第一张图的时候我就心动不已了。
第三天早上起来看湖上日出,然后不慌不忙,傍中午再退房去瞅瞅李白乘舟将欲行的桃花潭(我设想的桃花潭就是一小湾深不见底的碧水,转一圈用不了多久),然后回返合肥等候第二天接孩子。
两晚酒店定好。
事儿暂时就这么定了。
“提着灯笼,穿行在暴风雨中。”
明天会不会下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