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在春天想法成长励志

人生榜样贾平凹

2019-07-30  本文已影响1人  竹林f7

记得三十年前上大学的时候,讲授当代文学连老师在我们文字社团小型座谈会上讲,陕西人文研究要出两门显学,一是张艺谋研究学,一是贾平凹研究学。星转斗转,佩服老师的高见。人总是要有榜样,要有方向,无疑两位都是自己的人生榜样。

先说文学大家贾平凹先生。自己在学生时代,迷于先生大作,课余背诵其作品。先生从商州走向世界,立足家乡看世界,离开家乡看商州。四十多年笔耕不辍,可以说中国当代最勤奋的作家。

临下有赫。贾平凹对文学虔诚的精神感动着我们。这么多年,他一直在用笔写作,每一部稿件都是先在笔记本上写草稿,在稿纸上一遍一遍抄写、修改,是一笔一笔写出来的。像《古炉》,67万字,他整整改了三遍,抄写了三遍。《带灯》好像将近五遍,写坏了300支笔。另外一点,他对文学虔诚是他内心的谦逊。虽然他成名很早,是闻名全国的著名作家,但他就非常低调谦逊。每一部新作刚写完的时候,他都极为忐忑,等着别人读后的反馈和意见。他很注重别人阅读后的感受,希望听到专业的意见。所以,贾老师之所以这么多年一直是在笔耕不辍地写,每两年都有一个长篇,一是跟他自身的天分有关,另外与他自身的努力和对文学的敬意是密不可分的。

这40多年走过来,确实也不容易,这其中不管是掌声、骂声,表扬还是批评,贾平凹也都感受到了,但贾平凹觉得还是要坚持做自己,要和这个时代、社会要融合起来。“我经常讲一句话,面对生活要有机警之心。面对生活平平淡淡的东西,你不能和社会放弃联系。社会有它的形象感,同时要保有对城市的寂寞感,要不然你写的就不像你写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贾平凹也说精力慢慢不行了,也不能熬夜了,现在就越写越慢,“但是我觉得,还是有东西要写。我觉得明年我可能会出一本关于城市方面的小说,现在正在写第四稿,也挺难的,等到出来以后再和读者交流。”

“会推磨子就会推碾子”,在贾平凹看来会写文章就会书画。而且,一般作家很清苦,一本书写上几年,值不上几个钱,还不如画家。由此方可了然,在中国传统书画艺术长河中,何以有那么多“业余作者”立于潮头,乃至领风气之先,或独成一家格局,皆在于他们首先是一个“高段位”的大文人、大诗人、大儒高士,一时援笔理气,借书画笔墨抒情言志,自是神真意满,自然高致的了。 

潜心品读贾平凹书画作品,决非坊间所云,丑书,缺乏修养丶缺乏艺术…那样浅薄,洒然会意处,有论者云贾氏书画“简约”、“自由”、“合心性”。我以为概括精准。  

中国书画,本来就是古代文人隐修独善的一种生活方式,以安心斋。贾平凹以大作家名世,早已立身入史,即使于文学“本业”之“创作”,大概也渐次由正襟危坐转而萧散淡定之境地了。以此“心斋”来“业余”养笔墨、作书画,则天然去挂碍,纯然散心曲,根系本味,情缘本真,生命形态和语言形态和谐共生而形意相彰,是发自自由心性的自在笔墨。是以所成作品,仅那一派自得而然的烂漫气息,就先自得了中国书画的真谛——一种人书(画)一体的“意造”而非“打造”。关键是“心斋”安适,少妄念,得自在。  

由自由心性得自在心斋,落于艺术,遂得自然之美。“自然者为大美,”中国文化谱系中向来讲这个理。这理无异于天理:你看天公造物,即或是石子小草也难找出一模一样的,各自自在生色,感动人情。只有人会造些不感人的东西,制作得再精致,也不可审美,因为它不自然。写作之余,乐于书画,既是爱好,也是修行。心境无累,淡然平怀,落于笔墨,抒写的是心曲,表现的是灵视,心手一致,其思、其言、其道,自然和谐贯通、通达无碍而“形神和畅”的了。 

 写作之余,乐于书画,既是爱好,也是修行。心境无累,淡然平怀,落于笔墨,抒写的是心曲,表现的是灵视,心手一致,其思、其言、其道,自然和谐贯通、通达无碍而“形神和畅”的了。  

中国干啥事都要担着,凡事都讲道理大有人在,讲故事的人太少了!由此,贾平凹是会讲故事的高手,如此,乃是人生榜样!

人生榜样贾平凹 人生榜样贾平凹 人生榜样贾平凹 人生榜样贾平凹 人生榜样贾平凹 人生榜样贾平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