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 石林】石头的故事

2019-02-05  本文已影响21人  萤火虫少女

        献上一份AAAAA级景点云南石林石头的故事

  来石林,我们“氧”你吧,石林是世界自然遗产,拥有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演化历史最久远、分布面积最广、类型齐全、形态独特的古生代岩溶地貌群落,被誉为 “天下第一奇观”。

  先来块标志性的“大石林”镇楼!

  红色的“石林”二字

  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的亲笔题字,在他任职期间,于1931年创建了石林公园。文革时期康生来此,说龙云是大军阀,提出将“石林龙云题”全部铲去。所以今天看到的石林二字是文革后,从爨碑里提出的字体,叫做“爨字体”。

  涨知识哦~

  爨字体虽然难写,但有一个小口诀:

  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架火烧。

  ①千钧一发

  此景称为“险”

  两个角度拍的照片,不过怎么看都觉得充满了刺激,感觉一不留神,石头便会掉下来。

  事实上,这块石头被夹在中间已经有三百多万年的历史了,当地人有传说这叫“良心石”,没有做过亏心事的人可以放心走过,如果做了亏心事的话,那就要担心石头会掉下来。

  ②大灰象盼光明(象距石台)

  这张照片本来想拍小一点,但后来想把蓝天拍进去,就变成大家看到这样喽。(没有滤镜、没有PS、手机拍出的原图)

  传说古老的石林有一天突然飞来一只神鹰,它硕大无比,张开翅膀遮住了日月,天地间霎时变得黑暗、寒冷。不久,石林一带的森林草木渐渐枯萎、死光。大象不能在这里继续生存。但这大象不愿离开黑暗的故土,终日站在那石台上盼望光明的到来。后来,光明终于重新降临人间,大象高兴,但它又开始想念它的同伴,它痴痴的等待着,时间久了,也变成石象了。

  ③剑锋池

  小时候去,水是清澈见底的,这是今年国庆节拍的照片,水色渐深了,不复记忆中的那么干净。

  这里是大石林海拔最低的地方。池水源自地下,旱季不涸,雨季不涨。池中一石峰酷似宝剑,剑柄投入水中,剑身上书“剑峰”二字,池名由此而来。剑刃是一次地震中落入水中的。

  ④望峰亭

  图中这个小亭子就是望峰亭,和剑锋池相对应,这里是景区的制高点,可以看到景区的全景。是一个拍照的好地方。

  ⑤阿诗玛

  大石林旁是小石林,每当导游带着游客到这里的时候,总会给游客40分钟的时间去寻找景区里的代表石“阿诗玛”。如果有人要问我,阿诗玛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我一定会告诉他,有一颗金子般善良的心。

  这座石柱便是传说中的“阿诗玛”,她美丽而勇敢,身着传统民族服饰,头戴包头,背着箩筐,昂首远眺。大多人可能是因为电影《阿诗玛》认识的石林,阿诗玛于民间有不同的传说,不过随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大多以电影版阿诗玛的叙述为准。

  ⑦小径又称“幽”。景区里有很多这样的幽径,如果走累了,就找一条没人的小径席梯而坐。你可以放声唱首歌什么的。

  ⑧剑状石柱群,应该说是三面环绕吧,总体看起来很壮观,因为手机能力有限,人也很多,所以就只能拍出这效果啦。

  ⑨苏武牧羊:在外石林,一石峰形若一位老人,手执牧鞭,头顶风帽,四周遍地是不足一米高的小石头,宛如羊群觅食,意取汉代外交使节苏武的坎坷经历。被迫滞留在匈奴的汉朝使者苏武,一身汉服,遥望远方,思念家乡。

  (“苏武牧羊”源于网络)

  ⑩凤凰梳翅位于大石林东南方向,石峰顶端有一巨石酷似凤凰正回头梳理着翅膀上的羽毛。

  (“凤凰梳翅”源于网络)

  石林的石头以“奇、幽、险、秀”为特点,有的像人,有的像物,你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你说像啥就像啥哟!

  下面就不一一介绍,直接上图,自个想象吧~

  下面第一张是偷拍的小阿诗玛和小阿黑哥,彝族服饰是景区拍照用的,款式很旧,和我小时候第一套彝族服饰差不多。现在当地人生活中和节日的彝族衣服很漂亮,第二张是睡我上铺的彝族美女。

  乃古石林

  五月、十月是赏花的好日子,乃古石林以花海为主,不废话,直接看图。

  (紫色的二月兰是五月初开、粉色的格桑花是十月初开。)

  “梁祝相会”,位于乃古石林,在草地尽头有两尊相对而立的石峰,一个像在拱手作揖,一个好似矜持站立,两人身后各有一稍小石峰,似是两人的书童。移步前行一段后回头再看,书童不见了,唯留相看无言的梁祝。

  (“梁祝相会”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