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更的日子,我成长了。
我原本以为, 年前遭遇工作失业,家人争吵,已经是最糟糕的日子。12月的中旬,我失去了最敬重的一位亲人:我的外公。
这段时间,我经历了难以置信,后悔莫及,悲痛难过和平静接受。
从广东赶回湖南,相比于接近零下几度的寒潮,我只觉得心更冷。
这位可亲可爱的老人,从此离开我的生命。天上多了一颗星星,地上却少了一个我爱的人。
01
在我所有的亲人里,外公是在我心目中一直很特别的亲人。
外公生于1934年,受限于环境,没有条件读书,他却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喜欢买书、看书,听黄梅戏,还是个巧手木匠。
外公性情温和,乐观开明,和外婆一辈子恩恩爱爱,几乎没起过龃龉,是我在现实中见过最好的夫妻模式。
回到湖南吊唁的几天,我没有睡过整觉,脑海里全是旧事的拆洗缝补。
小时候听妈妈说,老家开通火车的时候,外公特意带上妈妈和阿姨去坐过火车,没有目的地,纯为体验。
即便生在90年代的我也羡慕这样的父亲,我佩服外公的浪漫情怀,物质很贫乏,精神却很富有。
外公在外婆去世以后,开始信佛吃斋。晚年看似清净度日,实则过得极其坎坷,腿脚行动不便,经常磕磕碰碰。即便在最艰难的时候,他仍然坚持自己洗衣做饭,不让子女伺候。
我非常愧疚,在他晚年的时候,没有给到陪伴,也没有给到回报。因为原生家庭的关系,我很少回家。
最后一次见到外公是在两年前,外公见到我的刹那,眉眼笑得开心的像个孩子,我一瞬间破防了。
02
我鲜少能在家庭里体验到的温情和爱,在外公这里总能感受到。
每次去看望外公,他都会久久的站在路口,一直到看不见我们的身影。
电影《后会无期》里说,“告别的时候一定要用力一点,多说一句话,说不定就成了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弄不好就成了最后一眼。”
我们总觉得来日方长,可是对于年老的人来说,生命开始倒数,前途难料。
很多告别都悄无声息,不知道哪一句话会成为最后一句,也不知道哪一面会是最后一面。
在回去的几天,我都觉得做了一场恍如隔世的梦。我有种强烈的不真实感,不敢相信外公的去世,曾经的往事历历在目,外公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
可他离开了,生命永远定格在89岁。
03
记得看《请回答1988》的时候,德善奶奶过世,爸爸一直有说有笑,一直等到大伯回来才忍不住痛哭。作为顶梁柱,强忍着悲痛,用故作坚强来承担重担。
一直努力做情绪管理的我,朝拜的时候哭得泪流满面。一生很短,少有圆满,而我有幸成为后辈。
我看着因为“离去”而聚在一起人群,这样的场景,一如人生,今天是锣鼓喧天热闹纷繁,明天是人走茶凉的稀松平常。
那一刻,我觉得世界很大也很小。所谓家族矛盾和恩怨情仇,都是一个幻象。
我理解父母给女儿的爱只够半碗水,不至于太多,不可能多到超过儿子。看到父母逐渐苍老,血缘基因觉醒,心就软了。
无论如何,我希望父母和弟弟可以过得开心幸福,整整齐齐。我希望自己内心干净且纯粹,有爱好有期待,对所有的不完美释怀。
人生无常,每个人都只能陪我们走一段路,很多执念都是镜中花,水中月。
每个人此生最大的任务,是自我成长和圆满。生命是一种体验,是一次次通关,选择用什么方式过一生才重要。
这段时间,我心态逐渐平和,回到深圳,像往常一样练八段锦,看书,学习,复盘。我悟出几点心得:
1.生命向来孤单,有且只有一次,除了生死,其它都是小事,看开看淡。
2.无论健康,学业还是事业,只有真正沉淀下来的才是业力。
3.痛苦在现实里,疗愈也在现实里,面对现实里的变化,不要逃避它。
4.选择一种生活就是承担一份使命,这种选择不分优劣高下。
5.人生是一座金矿,当自己有了空间,便有包容万事万物的能量。
6.生命是一场体验,外在并不是评判标准,开不开心、幸不幸福才是。
7.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和必经之路,好的身心状态是成事的第一步。
8.学会抽离出来看待亲人,道德只用来约束自己,而不是他人。亲戚们的言论,听听就好,不计较,不当真,不评论。
9.父母有自身的局限,也有自己的难处,不要对抗一个根基不稳的弱者。
8.人无完人,忠于本心,行所当行,言所当言。
有人说生命始于三十岁,有人说生命始于五十岁。我觉得,生命始于不再有执念的那天。
人生短暂,走过孤独和迷茫,就是明亮的未来。愿我们都自爱且被爱,温暖坚强勇敢。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请点【赞】、【收藏】、【在看】,你的认可就是给我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