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让改变发生

2017-12-27  本文已影响0人  英国熊

                尝试让改变发生

2017年的6月,苏州中考结束,我和办公室的同事说:我非常后悔从4月开始,就让学生做大量的语文模拟试卷。两个多月的时间,他们做得辛苦,我讲得辛苦,学生整理归纳答题套路的时间也不够,课上读书观影的时间完全没有,但学生的应试能力没什么变化。下一次还教毕业班,要是到了初三下学期,学生读书观影电影的时间要多一个月,只做一个多月的模拟卷,对着标准答案,学生自己归纳整理应试套路。

总有家长和同行以为,语文的应试套路和数理化一样:大量重复的刷题和做卷可以提升能力。可最吊诡的是,学生刷了大量的试题做了一张又一张的卷,到了下一张还是不会。无论语文试题和考察方向有多么糟糕,但学生必须和出题者还有文本作者对话,对话的基础是学生可以理解、知道对方在说什么,方能有信息筛选和观点的判断。而下一张试卷,命题者的意图、文章作者的观点都在变化,不能以相同的套路去应对不同对话者的情感和观点。可现在语文的应试套路,不过是把语文考试看做一个恒定不变的内容考察,以为不变的答题套路和技巧的讲解,就能应付。下一张,学生当然会蒙圈。

我很清楚这种机械化应试的问题所在,但临近中考,还是会自乱方寸,究其根本,还是应对考试的恐惧。因为恐惧,所以才会中断一直以来的读写观影,才会不信任学生的自我学习,不肯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研究答题套路和规范,所以到了最后,按照答题套路和规范,学生自己命题出卷的课程设想也没有变成现实。我自认是一个很成熟的教师,但现在来看,面对应试压力,我依然会恐惧、甚至转加恐惧于学生,用自己并不认可的方式应对现实问题。高三下学期,南京燕子矶中学的杨赢老师还是坚持带着学生共读《卡马拉佐夫兄弟》,一直持续到高考前半个月。他的学生只做了半本模拟试卷,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勇气和启发:试试有无别的可能,尝试让改变发生,哪怕面对现实的巨大压力,我们也要用教育的方法带着学生获取分数。。还好,今年下半年,我又接手了两个初三毕业班,希望自己可以调整和完善。

在新接手的两个初三班级,我带着学生一起共读了莎士比亚的《麦克白》,第一次在班级采用了读书观影并填写读书报告单的课程实践。从收上来的读书笔记来看,学生大体能感知人性的复杂和分裂。不过相对记叙文,学生读书笔记的写作问题更大,主要是逻辑混乱,无法做到基本的言之有据。但这是多种原因的结果,重要原因是中小学生缺乏基本的逻辑训练。接下来,我想把教女儿写读书笔记的方法在两个班级试试:给出评价词,找出依据,分析原因。学会说理,清楚严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仅仅关乎作文,更是基本的素养。

这几年从电影课的赏析主题文本的阅读到了整本书的阅读和表演,有时自己都觉得没什么意思,不知道还有什么有意思的东西可以尝试和实践。看了钥匙玩校和悦谷学习社区的课程实践,我觉得自己的课程实践还有很多的可能性和丰富性;游戏化的形式和教育内容的整合,是我未来努力的方向。

最近我就老琢磨桌游《三国杀》武将技能包的典故来源和《三国志》深度阅读的结合;为了看看英雄技能和史书的关系,我特意去玩《王者荣耀》,虽然我已经十来年不摸游戏;也是因为游戏化形式的启发,在原有基础上,我把学习小组又分成了两两对杀的组合,从默写成绩上课讨论到考试成绩进行全方位pk;我还特别想实践悦谷学校的模拟法庭,让学生学习自治,初步了解法律的实践和意义;从初一到初三,每学期做一本莎士比亚的悲喜剧的阅读,让学生去体育馆排练演出;从初一开始,每学期引入一款桌游,和经济学的常识、史书阅读、习作练习相结合……

不过,就算这些都成为现实,我依然觉得它们不会是自己教育的全部形态:未来的教育,人人都是学习内容的发起者,教师是陪伴者是合作者,更是和学生一样的学习者。在现有的框架之内,如何让学生发起学习内容、如何陪伴他们帮助他们……这实在太有挑战性。

今年年初,我坐在教室角落,听以前有过交往的一个老师上公开课,看他为了高级职称的评审,强忍尴尬熬到下课。他的眼睛里都是认命、都是接受现实,没有丁点当年的神采。我不要这样,那就只能折腾自己,尝试让改变发生,让未来有更多的可能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