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檐滴水点滴照(下三十二)
转眼第三天到了,刘河带着礼物,开着三轮车到许家报喜。
吴琴一看到花,就知道转生了个闺女,她看刘河不是太开心的样子,就问道:“你是不是生个闺女不痛快啊?”
“娘,没有没有,男孩女孩都一样。”刘河矢口否认,勉强地笑着说道。
“那你看着怎么不高兴啊?”
“娘,可能是这两天熬的了,孩子晚上不睡觉,有点累。”
“那就好,到时候带客吗?”
“娘,带,当然带了,你看看到时候会去多少家,安排桌场儿我心里好有个数。”刘河害怕吴琴知道自己想把闺女送人的事,所以急忙说道。
“好,你姐生孩子时候情况特殊,没办法带客。你们这有证,我看能带。我这两天就给亲戚和近门近支的说一下,看有多少家,然后给你们捎个信。”
刘河走后,吴琴让许家山去通知亲戚们和本家,她到街上去扯布称棉花,给转家的闺女做衣服,再买顶小帽子,还有风衣啥的。
很快,到了第九天,由于两家有点远,刘河很早就开着三轮车过来接这些七大姑八大姨们,一连接了好几趟,才把人接完。
这些人到了转家,因为是娘家人,受到了最高的礼遇。
喝完了鸡蛋茶,她们进屋看了转和孩子之后,有的留在堂屋看电视看稀奇,有的走出屋外,围着转家的房子看。
“这转不枉跑一场,嫁的人家可真不错啊,看看这房子修得多气派,我以为咱庄陈大山家的房子够好看了,没想到转家的房子比那高级多了!”
“就是就是,你看人家屋里亮亮堂堂的,还有那床人家说叫啥啥思?坐着可真软和,啥时候咱也能睡起这床啊?”
“啥啥思,人家那叫席梦思!”
“还有那沙发,还有那叫电啥来着?哦,对了,电视机!这不是城里人的生活吗?转真有福气啊!”
“就是就是,嫁了个好家儿!”
下午,大家吃好了酒席,除了吴琴娘几个留下来外,刘河又把其他人一趟一趟地送回了许家庄。
去的这些人都十分开心,因为“远接高送”这词是对最尊贵的客人的礼遇,她们今天都享受到了。
她们回到家里,逢人便说这转如何如何嫁了个好人家,房子怎么好,家具怎么好,还有电视怎么好,转现在过的就是天堂的生活,把没去的人给眼气得不行。
吴琴在转家住了两天,看到刘河一家对转特别好,所以她觉得没必要再呆下去了,要回去。
可许孩、九还有盼都不想走,因为姐姐家的电视迷上了他们。
刘河让她把姐弟三留下来,再住几天,吴琴不同意,因为九和盼要上学。
三个孩子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地往外走。
“等你们过星期了,我去接你们好不好?还有啊,等你们庄架上电了,我也给你们买台电视机送过去,让你们看个够!”刘河看姐弟三个实在不愿意走,对他们说道。
“好,姐夫,你说话可得算数!来,拉勾上调,一百年不许变,谁变是个大坏蛋!盖章!”九跑回来拉着刘河的手说道。
“你看这孩子,还当真了,哈哈哈……”吴琴笑了起来。
“娘,我说的是真的,等你们架上电了,我一定给你们买!”刘河信誓旦旦地说道。
“谁知道啥时候会通上电啊,有你这份心就够了!”吴琴心里美滋滋的,现在看刘河越看越顺眼了,也不觉得他少了只眼睛丑了。她心里暗自庆幸当初没让转把孩子打掉,不然这么好的女婿上哪找去啊?
吴琴回到家里,去大庄上走动,许多人瞧见她就说:“琴姐,你家转听说过得可得劲了,住着好房子,用着好家具,家里还有电视看,真是有福气啊!”
“哪里哪里,一般化,孩子在那不过不受罪罢了。”吴琴嘴里说着,心里其实高兴极了。
新花生已经晒干,刘河把原来走乡串户卖大米和菜的生意停了,又做起了收花生的生意。
前十来天还行,后来收着收着没有那么顺利了,不知道何时,冒出了很多开着三轮车下来收花生的人。
这收家一多,农民都长了个心眼,谁给的价高卖给谁。
同行是冤家,这些人为了抢夺生意,你收九毛,我收九毛六,你收九毛六,我收九毛八,一块。
价越抬越高,挣钱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刘河本指望收这一季花生,把盖房时塌下的窟窿填上,没想到一天下来,就赚几十块钱,有时候挣个原地串。
刘河知道收花生这条路不好走了,他必须得想其他门路,否则那几千块钱的外债光利息就背负不起。
卖米和菜,属于小打小闹,不行,出去打工,转刚生完孩子,自己少只眼睛,这条路肯定也不行。
不过还是得做生意,可做什么生意好呢,他苦思冥想也没想出个好主意。
他走出屋子,信步走到了平房上,当他把目光投到对面山坡上那满山遍岭叶子早已发红的栗树林时,他的脑袋灵光一闪,靠山吃山,我咋把这茬给忘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