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那就让自己配得上它

2017-06-07  本文已影响0人  Marie_0fef

『这是Marie终生学习之路的第2篇原创文章』

我想,当一个好老师。

【一万小时理论】

很多人都听过“一万小时理论”,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

所以单位里工作了5年以上的老员工,都是我崇拜学习的对象。前几年工作,也的确收益颇多。很感谢那些不吝赐教的同事们。但是,时间长了,困惑也慢慢多了起来,成长也停滞不前。我开始反思,仅仅待在一个行业,待在那个岗位,5年,8年,10年,真的可以成为专家么?上班8小时,好像没有完完全全在工作哦。吃饭,上厕所,聊天儿,刷手机等等。即便把这些时间刨掉,如果工作时没有效率,专注,正确的方法,好像也不太对劲。

时间让人变老,未必让人成长。

那如何让人成长呢?格拉德威尔的那句“持续不断的努力”,我想应该是答案的关键。

【刻意练习】

这个概念是心理学家K.Anders Ericsson提出的。这套练习方法的核心假设是,专家级水平是逐渐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完成这种练习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这就与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带娱乐色彩的练习完全不同。

也就是说,如果我想成为专业的好老师,我要进行刻意的练习,并且练习是要有些难度的,老师的任务就是教书,练习也是教书,可如果反复教同一套教材,这个表现就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那么好像再多“练习”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而且还会缓慢退化。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所以,有目的的练习会更加有效。

和教学挂钩的,除了教材,核心还有教学法,英语能力。理清了这些目标,那需要执行的就是。1)研究各类教材。2)研究教学法,理论指导实践。3)提升自我英语能力,听说读写全面训练。

再把需要执行的大任务,分个细化成小任务,一个一个执行。

【舒适区】

一个人遇到的挑战越大,大脑的变化就越大,学习也越高效,但是过分逼迫自己可能导致倦怠。

如何把握学习的强度和范围呢?

我们常常说,不要待在自己的“舒适区(Comfort Zone)”,否则会停滞不前。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可刚入伍的新兵,立马就让他扛着枪上阵杀敌也不现实。因为这属于它的“恐慌区(Panic Zone)”。

如图所示,在我们的舒适区和恐慌区之间,有个“不舒适区(Discomfort Zone)”。也就是我们的“学习区(Learning Zone)”

因此,处在舒适区之外却不远的学习区,能使大脑的改变最为迅速,但是,这个不是一件舒服的事哦。

学习和成长,从来就是不是件舒服的事。

看剧舒服,睡大觉舒服,玩游戏舒服,看八卦舒服,可这些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毫无益处。用看剧的时间,背单词,用玩游戏的时间练口语,用看八卦的时间看书。思路转变一下,舒适区里的活动,都转换成学习区的活动。进步,就开始慢慢产生了。

【马太效应】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老子说过:“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这里不讨论经济学家说的两极分化。但从我个人来说,自从高中毕业就没怎么背书了,更别说是英语了。所以刚开始背文章的时候,简直是煎熬,花了很长时间,很多精力。不过,刻意练习一段时间,居然也慢慢的开始找到窍门,背诵开始流利。更重要的是,一篇文章的理解,通过背诵,加深了不少。

技能和心理表征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良性循环:你的技能越娴熟,创建的心理表征就越好;而心理表征越好,就越能有效地提升技能。

所以,我相信现在所有学习区的刻意练习,一定会对能力有所提升,每一次能力提升一点,都能提提升信心。良性循环。

有坚定的目标,清晰的思路,详尽的任务,好的方法,持之以恒的努力,我想,好运会降临的。当然你会问,如果这样,运气依然没有来怎么办?

约翰·肯尼迪曾说过:

“问心无愧是我们唯一稳得的报酬。”

我依然得以安慰。

即便没有配得上自己想要的东西,至少配得上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