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互联网

给虚胖的组织瘦身-组织内部提效的思考

2018-11-26  本文已影响19人  ABasicVersion

如果说现在的企业哪类企业最有活力,恐怕大多数人都会想到互联网公司。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的互联网飞速发展造就了互联网公司高速的增长模式,这种野蛮的增长需要企业内部的文化、价值观以及管理模式的支撑。

春天造就野蛮增长模式

这种增长型管理模式可以简单的概括为,权利下放,企业内部竞争,中低层员工有很大的自主权,这些自主权体现在:业务方向、人才招聘。只要是不违背大的原则,很多产品的方向以及产品团队的招聘都是中层leader自己决定。

这种状态就像你开一家连锁超市,北京的超市leader说我需要CRM系统,我要自行研发,因为市场上不存在合适的产品;上海的超市leader说,我需要供应链系统,因为我的采购管理不规范,我要引入规范的管理;而老板想的是,现在企业需要增长,也需要新的增长点,CRM和供应链如果做好了,可能会产生功能利润,而且刚刚完成融资,需要点新东西,于是大手一挥,“你们觉得需要就去做吧,自己管理好!”于是,各个地区的超市leader就开始招人,开始研发,即使北京和上海的负责人同时研发CRM,老板也不会太介意“以后谁弄的好谁就升值”。这个时候,北京的leader会以同样的模式去管理自己的下属,说“我们要做CRM系统,大家说怎么弄”,于是 小leader就说 “我可以搞其中的客户管理”,“我可以搞其中的营销管理”,“我可以搞大数据”...., 领导一听,“好,去搞吧,需要多少人报上来”,于是各个小leader去招人了。这种模式下,谁的人多,谁晋级的就越快。

公司在野蛮增长时期,确实因为这样的管理模式吸引了不少人加入,也做了很多的产品出来,虽然其中有重复投入,但是不乏有一些好产品。各个产品的负责人,不论大小,都想着如何把自己的产品做大,如何吧自己的团队的做大,至于该产品是否与其他的部门的某些产品重复,既然领导不关心,他自然也不关心。

这种野蛮增长模式在公司的上升期并没有问题,而且能够促进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

而当市场环境不景气的时候,公司增长受阻的时候,这种模式就开始显现出问题了,每个部门都有一些自己的“小业务”,“小产品”。公司高层可能想精简人手,控制成本,于是开始审视每个部门业务的“含金量”。就如 北京的超市做的CRM,你能说他没用吗?上海做的供应链,你能说他是废物吗?看起来都是有用的东西,但是是“必需”品吗?恐怕未必。而且CRM的产品负责人每个迭代都能告诉你下个迭代的研发内容是什么,看起来也是有道理的,产品总需要打磨,没有东西是完美的嘛。

因此,这种情况下,原来的一个野蛮增长的企业就变成了“盲目增长”,而盲目增长的代价就是组织僵化,成本上升,利润率下降。有点像得了甲亢式的,明明是有病,但是吃的还特别多,虚胖。

有的同学可能会问,“权利下放,激发企业活力,这有什么不对?”。在春天的时候,万物复苏,当来了一个风口的时候,当然要扑上去,激发活力,抓住机会;而当冬天到来时,树叶都掉了,企业也要开始收缩,这个时候要关注成本和效能了。

由春天迈向冬天

当一个企业在春天的时候得了“虚胖”的病,现在到了冬天了,想放缓扩张,内部提效,这个时候一般会遇到下面的问题。

组织结构僵化

老板想“北京的超市和上海的超市都研发了CRM系统,两个系统要合并,至少可以腾出一个团队”,该留那个系统呢?北京的leader和上海的leader 动谁的系统谁都会不高兴。北京的leader和上海的leader想“如果把我的系统干掉,我的人怎么办?如果没人了,我怎么办?” ......

因为在野蛮增长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对应固定的业务线,每个leader手里都有自己产品,自己的势力范围,自己的权利范围。因此,要做调整的时候,大家都会觉得“非常的不舒服”。

在这一点上,华为和阿里早就成立了“干部部”和“组织部”,对组织进行政委式管理,防止军阀割据,防止组织僵化。

上升模式单一

在野蛮增长的模式下,只要你的产品影响范围都大,团队人数够多,你就会很容易升级。再没有其他的明确的升职渠道。因此大家都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希望可以扩大自己的范围,即使后续没有扩展价值的产品,也会想办法去挖一些价值出来。

结构僵化以及升职模式这两个问题是涉及到人的问题,也是推动组织变革最大的阻力来源。

冬天的节能型组织

由春天迈向冬天就一定要打破前面的两项障碍。这里暂且不谈如何打破(每个企业对于人的问题的解决我相信都不一样)。对于一个能够适应冬天的组织应该是什么样呢?

从自下而上的自发组织,变为集中管控,统一规划

之前北京的超市和上海的超市都要做管理系统,这个时候,在有类似需求的申请之初就需要集中的评审,防止重复投入;至于管控的层级,这里有个度,什么样的事情需要CEO审批,什么样的时候需要总监审批 都要有个标准,有个流程。
而对于野蛮增长留下的虚胖体态,集中管控的管理制度是需要建立起来。

打破固定的组织结构,形成流动性

中层是企业战略执行的关在所在,在固定的组织下,一个中层对应固定的领域,只会考虑如何扩大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有没有价值都是后话。

打破固定的组织结构,有两层意思,一是原来的强汇报关系的变化,二是对应的业务领域的变化,做到人和业务的解藕。这里也要有一定的度,是否所有人都要跟业务解藕,什么样的人可以解藕,什么样的人不能解藕,这里要平衡一个专业能力和人力资源效率的问题。

就拿两个超市做的供应链和CRM系统为例,两个系统本应该有独立的固定的team,但是由于CRM系统已经很成熟了,这个时候里面的50个人在没事找事做,如果不处理,要么消极怠工,最后离开,要么把系统做的虚胖,越来越烂。
这种情况下,作为管理层要去衡量这50个人到底有没有必要继续要研发,如果要得到可观的结果,一般的做法就要做流程拆分以及责任拆分,即拆分为运营和研发两个team。运营负责业务效果以及提需求,研发负责交付。运营如果不提研发需求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提高保持运营绩效,那么研发真的是没事干了。责任的拆分,流程的拆分可以暴露出可观的实际问题。

之后研发团队就可以成立独立的执行型组织,把研发从产品线中独立出来。
研发与产品的合作可以是以项目制的方式运作,引入项目经理对项目进行管理,从而达到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

改变升级制度

考核制度一般有以下几个阶段,德能勤绩(360度)->KPI->OKR,不同的公司管理模式下,考核制度也会不同,这个本来应该是人力资源的专业,这里点到即止吧。主要是在研发这个职能组织和项目制管理中,建立合理的考核手段。

R&D组织中实际的困难

对于一个以研发为主的组织,可能组织中很多的研发都是中后台研发,大家都知道,中后台研发是没有专职运营的,运营也是由研发人员来做,因为“太技术”了。比如做后台API开发的团队,运营的工作可能就是查看API的调用情况以及系统需要完善的功能,这样的事情必须要有丰富研发经验的人才可以做,让这类人纯做运营,不写代码,他们多数不会愿意。
对于这类研发团队的拆解,可能维度会有所不同,或者可以按照core team 和 extended team来进行拆解,但是这种拆解方式无法清晰的划分二者的工作边界,不像运营和研发那样明显,而且研发范围的合理性需要第三方(如技术委员会)来进行把握。不论是技术运营模式和core team模式,在责任权利划分以及绩效牵引上一定要做足功夫,才能让虚胖的组织变得精壮。

由此引出授权与管控的话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