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与思|《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

2024-08-18  本文已影响0人  海阔天空_1c02

我们向往教育的种种可能,但往往会遇到各种不可能。不可能很好的关注每一个孩子,不可能让不爱学习的孩子爱上学习,不可能让每个家长放心,让自己和孩子们享受教育的过程……

然而,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中实现了各种可能。因为他在教育中做到了“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成长,在学龄前一年,孩子们进入了“快乐学校”。以大自然为友,以各种活动为乐,自由、野蛮且科学、合理的成长。在活动中观察孩子,了解孩子,走近孩子,在活动中引领孩子,帮助孩子,发展孩子。看起来是那么美好,做起来呢?其中一定也夹杂着各种困难和不易,但是他的眼里只有孩子,把孩子们带到蓝天下的学校,在他眼里每个孩子都是画家……那么多温馨而和谐的教育场景,其中渗透着多少智慧和耐心?

培养教师情感的最主要的源泉,这就是教师在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里,不仅作为一位教导者,而且也作为一个朋友和同志,同孩子们结下的多方面的情感的联系。                                                                  ——苏霍姆林斯基

在快乐学校中,教师在真诚、知心、同情心和互助的基础上建立学生集体,集体为每个人都理解的感到亲切的共同目标所统一。

教育如此的丰富多彩,孩子才能真正实现快乐成长!在这里育人才是第一位的!

孩子们不但学会了观察美,发现美,还学会了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美。让孩子们经历各种生活体验,使他们拥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

我们的教育,从倡导素质教育,到落实双减政策,培养核心素养,其真正的目标不就是由“育分”转向“育人”吗?

可是,为何孩子们的负担越减越重?家长越来越焦虑、迷茫?老师越来越力不从心?

我们如何才能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需要在教育过程中真正的走近孩子,了解孩子,理解孩子。惦记孩子的成长,着力为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