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我快乐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2017-12-17  本文已影响9人  木易水刃
假若人还年轻,他们的生命乐章不过刚刚开始,那他们可以一同创作旋律,交换动机(像托马斯和萨比娜便交换产生了圆顶礼帽这一动机),但是,当他们在比较成熟的年纪相遇,各自的生命乐章已经差不多完成,那么,在每个人的乐曲中,每个词,每件物所指的意思便各不相同。

我之前总不明白,为什么高中认识的人更容易成为朋友并能在大学阶段得到无数怀念,读了这一段我大概懂了些许道理——共有的话语、指代、经验,这些类似默契的东西使得语言交流能够跨越言语的障碍,更容易直接get到对方想要表达的意见,这也是为什么人生后期与人交谈总觉得人不如旧文不达意,总觉得语言有的时候不是桥梁而是鸿沟的原因吧。

这本书也是读了很久,断断续续,总被打断,终于被ddl逼到一口气读完,也勉强算圆满。

这本书中最吸引人的并不是几个主人公之间的情感纠葛桃色暧昧,而是登场人物对人生、情感、自我的怀疑、思考与认知。这些思考通过毫不掩饰的性欲情爱来表达出来,或者说,情欲只是起抛砖引玉的作用,这本书真正的看点在于人对灵与肉、人生的轻与重的认知。在这一点上,米兰.昆德拉和王小波有一些共通之处。

似乎通过这一接触,工程师揭示了她的身体,她终于意识到,赌注,不是她(她的灵魂),而是她的身体,仅仅是她的身体。这身体背叛了她,她把它赶的远远的,任其列入其他身体之中。

这一段就是特蕾莎与托马斯之外的男人接触时得到的体验。从并不符合传统“伦理”获得对灵魂与肉体关系的全新认知,也获得对自己的全新认知,这一行为在书中被视为通往自我的必然之路。

这本书的读后感说实话很难写,处处有启发人之处,过于理所当然以至于我们难以在众多有共鸣或启示中找到它的主题。这本书是单纯的,它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即使后期出现了历史政治向的桥段,也不过是表述作者思想的背景。

这本书,或者说米兰昆德拉系列作品在读透之前都有一读再读的价值。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