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说汇每天写1000字我也爱写小说

新万历十五年(六十七)咏梅

2019-07-13  本文已影响6人  星河流云

文/星河爱流云 

新万历十五年(六十七)咏梅

        或许是知道左布政使大人的为难,只是过了一小会儿,懋修就抬起头,胸有成竹的说:“小生偶得一首小词,现下说出来供诸位夫人、小姐参详,有不妥之处,还请指正!”说完,便拿过下人早已准备好的笔墨纸砚,挥毫写下“卜算子-咏梅”五个字来。之后又稍加思索,便在洁白的宣纸上留下一阙小词。

  有喜好诗词的名门闺秀,也顾不得羞怯,上前去看,只是书法就已让她眼前一亮,再看词作,更是满目生辉。不觉念出了声: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先是小声的念完一遍,却又不由得念了第二遍,声音是越来越大,最后竟显得有些高昂起来。于是东西两边的客人们,就都听得清清楚楚了。

  且不说西面的女宾是如何的反应,单说东面的陈瑞等一众地方大员,那个不是过五关斩六将的饱学之士?初闻此词,只觉言辞直白,没有可取之处,然再闻词作,细细一品,却发现其词句挺拔,气势昂扬,以传神之笔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傲岸和与山花共享春光的谦逊来,真是绝妙好词啊!

  当意识到这点之后,陈瑞内心是波澜起伏,久久难以平静。这个张三公子,可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竟有如此文采?更难得的是词中所表现出来的乐观豁达的胸襟气度,哪像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啊?真是让人琢磨不透啊,张太岳有此子,令人艳羡!

  而品味到这一点的又何止成陈瑞一人,坐在首席的,哪个不是心思缜密饱读诗书之人,细品之下,如何能不觉察这首小词的“大”来。一时间与会众人面上虽风平浪静,心底则暗潮涌动,最初参加宴会的淡然心思一下子清晰了起来。

  再说西面的钱夫人听了这首词之后,下意识的就要驳斥,但张嘴之后,却不知该从何说起,越是思量就越是觉得此词精妙,竟无一字能有所置喙。一时间竟张口结舌,面色绯红,说不出话来。

  王夫人见了,心中暗自高兴,嘴上却没落井下石,毕竟是自家设宴待客,怎好怠慢了客人,哪怕是不速之客。于是便格格笑道:“我是个没见识的人,但看钱姐姐以及众位小姐的反应,也知这首词并不是凡品,怎么样?我这位弟弟还有几分才华吧!”

  “何止几分,我看有一斗!”一个女子脱口而出,正是那位不闭嫌隙上前读诗的秀雅女子,她是陈瑞长子的大女儿,陈家的嫡长孙女陈婉婷,去年刚刚及笄。生性柔婉善良,最是懂事。从小痴爱诗词,是陈家的小才女,在武昌城也有几分名气,颇得陈瑞的疼爱。

  此时她像一个小迷妹一般看着懋修,手里紧紧拿着写有《卜算子-咏梅》的宣纸,似乎生怕别人抢了去。若不是场合不对,她恐怕会当即上前请教。而像她这样,忘了平日矜持的女子还有好几位,其中就有钱夫人的二女儿安若锦。

  钱夫人本就心中有些不痛快,看到女儿这般模样更是气急,便冷哼一声“成何体统”。

  谁知这一句犯了众怒,夫人们都面色不善的看着她,只是碍于面子不好言说。但陈瑞的夫人崔氏,却不会给她这个面子。她捧在手心里的嫡长孙女,即使有不妥之处,也容不得外人说三道四。崔夫人当即冷冷地看着钱夫人道:“钱氏,你此言何意?难道有我等所在之地还会乱了体统不成?”

  钱氏这才惊觉自己说了昏话,忙向崔夫人致歉,可崔夫人哪会轻易原谅她,最后还是王夫人打了圆场,才算揭过此事。而这个时候的安大人,恨不得冲过屏风,将这个拎不清的丧门星踹回娘家。当然,他也只是想想,那钱家可是对他有恩的,何况钱氏毕竟是安东、安西哥俩的生母,而这哥俩此时正可怜巴巴的看着他,生怕他做出什么事来。若非如此,他怎会容忍到现在。只是这脸色就怎么也控制不住了,黑的都能研出墨来了。

  经这一搅,懋修借机告辞,众夫人也不好再留,转过身后依然能感到后背传来的热度,那是姑娘们热切的目光呀。

  看着步态从容的懋修,几位大人是目光复杂,此子必非池中之物,终会御风化龙的,何况他身后还有那么一尊大神,其未来成就,真是不可限量呀!

  而陈方田,刘平安这些少年人,像欢迎凯旋的英雄一般,热情得让懋修有才出狼窝,又如虎穴之感,一个个非要向他敬酒,他又推拒不得,只好一一接下,虽然不会醉,但总会胀吧。他想向阿岩求助,结果阿岩不但不帮反而给他连敬三杯,祝贺他刚才为男儿争了光,还赢得了一众眼高于顶的名门闺秀的青睐。懋修想要解释,却不知该说些什么,难道要说魅力大不是自己的错?那不是旧恨未平,又添新仇嘛!无奈只好随了阿岩的意,连喝三大杯,这才让阿岩放过了他。

  而陈瑞等人有意与懋修交好,酒,当然是最好的媒介。俗话说“长着赐,不敢辞”,在座的那个不是懋修的长辈,于是乎懋修是一杯一杯又一杯,喝了一杯,还有三杯,最后终于酩酊大醉,不知今夕何夕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