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雪师的人生课本中发现灵魂之光

2023-05-02  本文已影响0人  霖梦悦书

红英姐去雪师的家乡当志愿者了。她拍了三张照片发到反省群里,那里的村落好特别,房子竟然是黄泥巴做的,有且只有一层,看上去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雪师昨天在直播里说,如果有人要去参加他母亲的葬礼,最好6号去,因为那里的条件太艰苦了,怕委屈了大家。如果不是这三张照片,我们无论怎样想象雪师的家乡,都不会料到会是这样。

在《大漠祭》里,雪师通过老顺一家的故事,把甘肃农民的困窘生活描绘得淋漓尽致。老顺家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憨头的媳妇是用妹妹兰兰换亲换的,二儿子三儿子的媳妇没有着落,除了指望田地的收成与打猎的一点钱,就是猪了。

可是,天公不作美,眼看着值一两千的猪却死了,接着憨头病了,没多久就死了。憨头的老婆莹儿生下了小叔子灵官的儿子,灵官不堪心理重负,离家出走了……看似简单平凡的故事,却在雪师的笔下摄人心魂,尤其是老顺的那一句:“老天能给,老子就能受”,让活着迸发出了无限的弹力。

从作家余华的《活着》里,我们读到了生而为人的种种难,却被福贵的“活着”深深叹服。从毕啸南先生的《生而为人》里,以及蔡崇达先生的《皮囊》里,我们读到了从骨头里抠出来的“灯”,它照亮了黑暗,像光学仪器一样,帮我们发现自己的内心。

2008年,我在太原住院时,一个从甘肃来的小伙子,因为开拖拉机出了点事故,吓得头不停地摇。他请求住院时,被一个主任拦在外面好几天。从他的着装来看,傻子都能猜出他的困窘。可是,那个主任还是按耐不住,提示他塞红包。

病痛难忍,他只好照给,但在其他方面特别节省,连手术之后,一包红糖也舍不得买。当时,母亲特别心疼他,忍不住给他送红糖、拖鞋、盆等物品。尽管这些小事微不足道,但至少能让一个身处困境的人,不心生绝望。哪怕只是一根小火柴,在最黑的夜里也可以照亮人心。

雪师在《一个人的西部》里讲了许多个人困境,最让人感动的是他在连吃饭都成问题的情况下,依旧坚持禅修与写作。当一个人不把问题当问题,不把受者当受者,就有了超级视角与超越精神。那些世人认为的苦,反而成为了他独一无二的光。

《大漠祭》中的憨头原型是他的弟弟陈开禄,他陪伴了他很久,直到弟弟离开人间,而雪师已参透了生死,把一具死人头骨放在房间里,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战胜自己。雪师做到了,他母亲畅兰英(奶奶)在五一往生后,他依旧如故,没有中断直播,没有中断授课……

余秋雨先生说过:“你们不管多么幸运,也要紧紧地抓住一切障碍、祸殃、愤怒、沮丧,细细调理,那是最凝练的人生课本。”

雪师的人课本很独特,所以他可以——超尘脱俗却并不弃尘断俗,深知黑暗之深便不倦地随处点灯。一想到雪漠和他的灯,许多人的心就亮了,都默默地追随他,在他的影响下处处利众,哪怕是做他的志愿者,也如阿难一样殊胜。

觉醒之中的自己,与觉醒之外的自己,构成了爱的全部。人生如戏,苦戏的成分越多,越能叫醒梦中人。雪师无论在书中谈到母亲,还是在直播间谈到母亲,都能让人感受到她的坚强不屈,可是新冠击垮了她的精神,脑溢血夺走了她的生命。

相比与一般人的死,畅奶奶是有福报的,尽管老人家走得急,但少遭了多少罪啊!雪师已经将她超度到净土了,所有的一切都值了。如此白喜事,有几个儿子能像雪师一样坦然自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