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之理

2022-10-18  本文已影响0人  兰海粟

    在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特别是我们仍然是以学生的身份在学校学习的时候,不时便会遇到一个非常真实而又难缠的问题:学校学的书根本看不懂,老师讲的话也根本不明白。这时候,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有些人会觉得,反正考试也要临近了,现在在学也没什么意义,干脆两眼一抹黑,直接躺床上摆烂。当然,还有另外一些人,觉得自己还是有可以努力的空间,于是就开始寻求别人的帮助,加紧加快自己学习的力度,努力让自己学明白书上的内容。从社会的评判标准来看,我们一般否定第一种选择而推崇第二种选择。

    但是,这样做就能真正解决问题了吗?并不能,因为很明显,当你在另一门学科或者另一个方面遇到同样的问题,你也只能按照同样的这种更加刻苦努力的方法来解决,可在日益沉重的学习压力之下你是没有这么多精力的,这也就导致你在最终可能也会像我们刚才所说的第一种人选择的那样:既然需要我那么多才能完全明白,但我的时间又没那么多,估计就是彻底没希望了,还是放飞自我,摆烂快乐一些。

    可,刻苦努力不就已经是最最有效和最最适宜的学习方法了,为何还会出现问题呢?我想说的是,不是刻苦努力这种行为本身来说没有效果,不可取。而是对自己不认识的事物更加刻苦努力的钻研本身就不是最最恰当的路,因为这两种行为的本质都是向表面的:对待一个不会数学题,不认识的英语单词。你只会去学习这道题的思路,去向别人请教之后搞明白这个英语单词的释义。正像朱熹学问中的对外得理,只是硬性的在头脑当中增添了一部分外在的知识。然而这种外在而来的直接的知识是和你的内心深处有一种区隔和分裂的。它就像悬挂在你头脑当中的一个保险箱一样,悬挂在那里,装着你所有学习的知识,但你却不知道这个保险箱的密码。

    而根据这个巨大的问题,明朝时期的那一位集大成者王阳明有了新的创造。

      阳明先生会认为,书、外在的学习(当然这个书是指儒家的讲求道理的书)只是充当着一种指月之手的存在,何为指月之手呢?这其实是一个佛家的说法,意思是某种存在给你指明了你所要前进的一个方向,但这种存在并不是真正的道理本身。而接下来,先生从理念引入实际,论证出在学习时我们需要时刻与自己的内心相对照,如果再遇到自己不太明白的观点来说更是如此,这样,由于心即理的关系,我们就可以在自己的内心中感受到探查到书中所讲的道。大部分的一开始看不懂的道理便得以解决,而就算那些不太明白的道理也没有关系,不太明白,不过因为你的内心可能还没有看到达到那一种层次,我们知道儒家讲究以身证道,如果此时你非要去强行的明白它便造成了你的认知与你的真正行为相违背的行为,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根本没有读书读不明白的问题,有的,只是你没有用正确的方法去感受或者还没有到感受的时候。此番说法也进一步论证了朱熹说法的问题:这种方法将外在的知识当成自己学习的目的,无异于将指月之手当成了月亮,当然无法修成正果。

      而当现在的我们利用阳明先生的这种观点,对于学习也便有了一些新的感受:固然,我们的学习是偏向知识层面的,与阳明先生所讲的天道有所差别,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学习要从内心出发,要在内心中解决最根本的问题。比如说,同样的一道数学题,你之前也许只会去搞明白这道题的探究方法,现在你却知道数学题只是数学架构的指月之手,从而可以去探查这道数学题背后的所有数学框架,所有的推导过程,建立起一体化的认知。同样的一个英语单词,你之前也许只会去背它,但你现在就可以看透本质,建构起一个更好的学习它的方法,找到一个学习逻辑,甚至从单纯的语言,引入文化,政治,意识形态…等到此时,那一切又一切的知识累计(或许长大了就会完全忘掉),或将真正融入你的心灵,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同样用儒家的说法,就是变得生动,生意起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