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普通话有多重要?苏东坡的诗里都有BUG!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惠州一绝》
绍圣元年即公元1094年六月,一代名臣苏东坡再次被贬,这次的贬居地是广东惠州。不同于现在的改革开放前沿城市,当时的这里还属于一片蛮瘴之地。
远离权力中心的苏东坡,并没有表现出怨天尤人的沮丧,而是一如既往的发扬着文化吃货的本色。在这座南国小城,他在瓜果的芳香与纸间的墨香里恣意汪洋,将美食与艺术进行了完美的融合,于是便有了这《惠州一绝的》诗句。
诗的意思很浅显,显然苏东坡钟情的并非“卢橘杨梅”,而是当成饭吃的荔枝。但问题就出在这“日啖荔枝三百颗”上,细细推敲,苏东坡要么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根本就没吃这么多荔枝;要么这首诗就存在一个很大的BUG,而原因让人哭笑不得:因为大家都不会说普通话!
不用百度,稍微了解点医理的人都知道,荔枝因性热,吃多了容易易上火,造成口舌生疮,小便不畅。因此非但不能空腹吃,就连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荔枝都不宜超过三百克,大约就是三十颗左右的量。如果苏东坡真有一天食用三百颗的记录,在医疗条件有限的宋代,这无异于自杀。
而据考证,在惠州民间一直有:“一啖荔枝三把火”的俗语,意思是吃一口荔枝就像三把火烤着你,形容荔枝的火性之强,告诫食用者切勿贪嘴。而这句话用粤语读出来,和“日啖荔枝三百颗”极为相似,因此可能苏东坡也没听懂这句粤语,直接拿过来借用了。
事实上,这样的BUG并非苏东坡的问题。在大家都没学习过拼音的古代,类似普通话与方言之间的转换,一直被裹挟在历史的车轮上,被碾压了几千年。
自人类诞生之日起,顺应而生的便是沟通。为了便于双方交流不会出现障碍,在先秦时期,大家彼此约定了一种通语“雅言”。
《论语·述而第七》里记载:“子所雅言,《诗》、《书》、《礼》,皆雅言也。”,从这里看出所谓的雅言,更多的可能是指一种书面语,至于口头交流,大家还是各自发挥吧。
想来孔子门下的弟子三千人,他老人家用纯正的山东话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们授课,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还能教出贤者七十二人,果真是大神一样的存在。
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普通话,是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形成的。这位千古一帝制定了历史上第一次的车同轨书同文的制度,自然也就不能接受朝堂上杂七杂八的方言。
由于秦国地属西北,天下统一后定都长安(现在的西安),因此这个标准肯定是以皇帝的家乡为准,于是陕西话便成了中国第一代普通话的范本。
你很难想象,那个“虎视何雄哉的”秦始皇,平定天下后接受众臣的朝见,一开口居然和那个唱《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阿宝是一个口音。
自秦朝起,汉、晋、隋、唐,一直到北宋,中国历史上几个重要的朝代基本上都建都于西安和洛阳。而历代朝廷用于对外交流的语言,是以通行范围较为广泛的方言为基础的,这些方言流行的区域往往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作为首都自然享有在语言交流上的先天性优势。
历史上的普通话,叫法不一。秦汉时期,多称“通语”,隋唐时期多称为“汉音”。至宋元时期,则称为“正音”或“雅音”。一直到了明朝才叫做“官话”,并且沿用至清末。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洛阳及关中一带的方言作为普通话的历史就长达一千多年,这期间历代政府都大力倡导民间学习这一带的方言,估计当时的河南人和陕西人那一脸的傲娇,丝毫不逊色于如今的北京皇城根儿下的人。
对于那些要考国家公务员的人,普通话就成了硬性要求,朝廷还有一系列的政策予以奖惩。在《魏书·咸阳王禧传》中就记载了一次孝文帝就推广普通话而征询咸阳王禧意见的对话。
孝文帝说道:“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对那些公众场合不说普通话的官员,全部下岗!多掌握一门语言是何等的重要,在这儿就体现出来了。
随着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在明代后期及清代的普通话,自然以北京话为基础。虽然北京话现在听上去字正腔圆,非常易懂。但在当时也未必就能被人接受,和苏东坡一样,在清宫剧中很忙的乾隆皇帝,也因为一份美食的发音,造成了一场乌龙事件,以至于还成就了当地的一种特色小吃。
根据清朝野史记载:乾隆下江南时路过山东临沂,地方官员进献了当地的一种无名的肉粥,乾隆食用后顿觉美味可口,便随口问:“这是啥?”
地方官员一时紧张,把“啥”听成了“糁”( sá),连忙点头称:“这是sá,这是sá。”也正是因为这样一场误会,这种肉粥便就被命名为了“糁”粥。
公元1909年,为了与时俱进,清政府在灭亡前夕还设立一个“国语编审委员会”的机构,用于规范口语交流。国语这个称呼在台湾地区保留至今,但大陆地区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就改称“普通话”,虽然称呼不一,但两者的意思是一样的。
在1930年以后,语言学家赵元任在划分语言时,将一部分有发音共性的方言统称为:“官话方言”,在汉语拼音推广后逐渐形成了我们现代人所说的普通话。现代汉语对普通话的语音定义为:“以北京语音为基础音,以北京方言为基础方言”。
坊间一直传闻,在民国初期的国语选定投票时,洛阳话以一票之差落选于北京话,如果这个传言属实的话,可能九千多万河南人民都想知道,到底是谁投了那张反对票。
语言的魅力在于交流,文字的魅力在于表达。当错误的语言邂逅上正确的文字,便造就了苏东坡的这首自带BUG的魔性诗。
不必苛求苏东坡,我们要学习的,是这份面对困境时的潇洒和从容,是在寻常生活中发现这份难得的质朴和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