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因为相信而看见,更多人则看见了也不敢相信或才开始相信。”
关于“我吃不了学习的苦,我也吃不了生活的苦,可是我又为什么去吃苦呢?我活到这个世界上来就是为了吃苦的吗?”,感受如下:
“吃苦”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个陷阱。这里头涉及一个关键的密码:你是主动吃苦还是被动吃苦?
主动吃苦往往是先苦后甜,被动吃苦则完全被苦给吃没了,没了是指你的生活好像就只剩下吃苦这么一回事儿了。
吃不了学习的苦,言外之意是学习苦吗?如果学习本身让你觉得苦,个人觉得这话是不准确的。坦白说,你如今的生活,你如今的环境,包括如今的你,一定是曾快乐的学习过,或无意识间学会,还可能是确实吃着苦学习下来了,然后你会懂得一些什么,你会做一些什么,你还“知道”一些什么。比如思考,天生的思考其实大多都是围绕生活,生产,劳动,包括幸福展开的。这种时候,你压根不会意识到自己正在吃苦,而是觉得自己在解决问题,或者是在学习如何更好地生活,又或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劳动。
但结果显而易见,你既觉得学习是苦的,生活也是苦的,既不想劳心也不愿劳力。我想,你真正想问的应该是有没有一种既不劳心也不用劳力的生活呢?答案是,有。
这就像那句“会者不难,难者不会”。你之所以觉得是在吃苦,本质是失衡的结果。就你没办法将一些事情理所当然地对待,你可能习惯性用脑子想,然后想得越多自然就做得越少,想得越多自然会的就越少。这不是简单的“唯手熟尔”的结论,而是说,你能够得到的即时反馈太少太少了,如此一来,你自然就难以从劳动中感受到充实,更难享受到劳动所带来的收获。既无收获,又不劳动,久而久之,你的思想并不会因此而变得深刻或更深邃,只会是越发的匮乏和肤浅。如此一来,得出这个结论也就不足为奇了。
回过头来说,主动吃苦和被动吃苦为什么差别会很大呢?
主动吃苦是获得回馈的过程。你知道人性里头有这么一个东西,那就是需要回应,渴望回应,最好是能够立竿见影。这也是触发良性循环的关键所在,打造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言外之意是,你获得越多就越加容易获得短暂的满足感,而短暂的满足感又会促使你不断地去付出,于付出和收获不断中,你渐渐就会生起一种向上的正念。肉眼可见的变好是能够很好的激发人的动力和促使热爱产生的。说通俗点就是,你需要的可能并不是付出,你渴望的也不是收获,但是在付出的过程中你感觉到自己是有用的,是有价值的,是愿意并且勇于去创造和改变一些什么的,然后呢?在创造和改变的过程中,你又将进一步肯定自我,肯定自我继而带来好的心情,好的心情又会主动屏蔽掉各种干扰,各种不好的影响也会因此减弱。长期以往,你越发专注于“好”的发现,继而生活中处处是“好”的,这有没有毛病?因为这时候,你并不需要过多的思考内在,也不会把太多的注意力投放在自己身上,又或过于聚焦于他人身上,而是转向于自己想做的,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如此,虽然还是在“吃苦”的状态,却已经没有了“吃苦”的滋味了。整个过程就是用好的取代不好的,继而并不需要回到不好也不坏的“不动”状态。如此说来,吃苦已经变成了“好的”,享受的,是快乐的,是收获的,……那种不值得,不必要,麻烦,难受等等各种内耗和精神的消耗将会因实践,因劳动,因成果,而不断具象化,具体化,继而自己的注意力也将更加集中和专注,从而“外泄”的就少了,自己的精神和力量也得到很大程度上的运用和不断被催生出来。如此,精神饱满,力量充沛,诸事可宜。
那么,被动吃苦是什么呢?生活本身是百味杂陈的,结果呢?你非要找苦吃,对于其它的则视而不见,这种时候你全部身心都被“吃苦”两个字牢牢束缚,于是你的所有所作所为似乎都在为吃苦而生。实际上是你打造了吃苦的氛围,你让一切的理解和想象都朝着吃苦的方向靠近,久而久之,被你收集并最终得出“吃苦”的结论,并将这种结论于生活中实质化或学习中实质化,且如此根深蒂固,牢不可破。这就相当于“自囚”了。一旦“自囚”,如果从问题中寻找答案,这是很难挣脱出来的。简单说,这是把问题和答案的关系没理清楚。答案本身也是新的问题,或者说,很多我们认为的答案本身也是有问题。也就是说,执着于答案本身就是一种愚蠢的表现。就像追求聪明的人往往都不特别聪明。因为聪明你就知道那玩意儿就不是简单追求得来的。那么,聪明是怎么来的呢?是你先有一些聪明,继而你运用自己的聪明并将它熟练掌握之后,继而你更愿意“聪明”地去行事,久而久之,你就会看到很多很多聪明的方式方法,继而你又不断累积自己的聪明,直至它变成了你的才智(才智是整体的,聪明的方式方法则是细节琐碎的,它们更大程度上是给你触发和启迪的作用,最终融为自己的体系中才算完成)。这里的聪明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既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同样也是主动发现和积极探索的结果。回过头来说,为什么执着于答案是一种愚蠢的表现呢?因为你所得到的答案并不多,且你老是将别人的答案和自己的答案进行对比,你这是企图证明自己是高明者,或者你的思想更为高明,一旦这样想就容易将真正核心的东西给丢了。言外之意是,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变成了你想要什么。人都知道,求而不得是痛苦的。也就是说,哪怕你有幸找到这么一个“高明”的答案,但是你会心虚啊,因为你并没有做到啊,你并没有得到啊,那只是你的想法高明而已,但你不知道如何运用,你也并没有熟练掌握啊。如此一来,这个“高明”既是你的荣光,却也是你的束缚,久而久之就容易被这种束缚击垮。毕竟,你没有从自己的过去中走出来啊,你没有意识到很多问题本身就是问题所在,同样,你更难对答案本身也是有问题而深有体会,于是一种绝对的理性,绝对的客观,绝对的真理,倒像是只能是唯一解,这可不就是放下和放不下都成了执念么?如此,怎能松弛得起来,如此,怎么不叫人苦闷呢!
是故,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为了什么,实际上真正问的是,我可以去相信什么。而你的相信是来自于什么呢?你会的和你想的,如果你会的越少,那你想的可能就越多,想的越多就越是不容易抓住关键,关键一旦流失,剩下的大多都是徒劳和无力。如此,你的想就容易变得简单,是头脑简单,也就是说顶破天你也无法真正体会所谓的“天生我才必有用”,这里的有用是什么?首先能为我所用才是关键,而不是把一大堆没用的、用不了的、不会的、不懂的等等这些都吸纳过来,继而想着给别人去用,或别人可能用得上……如此,距离对世界的认识就很难形成自己的感受,很难有具体的、实在的想象,就容易陷入胡思乱想之中。关键是什么呢?心境不会得到提升啊,境界不高就容易生活不断下沉,直至陷入某种麻木和冷淡之中,继而活成一滩死水。久而久之是会发黑和发臭的。这种时候要想重新打捞起生活,多半也是有心无力。也就是说,当你讲相信的时候,相信是有力量的,但如果你总是半信半疑,那么相信的力量就退化了,如果你直接怀疑和否定呢,那么,相信也就可有可无了,自然也就没有力量了。是故,你所能相信的是什么,也就是什么是相对可以被了解、认识和发现并且有增益于自身的呢?一则自己,二则时间,三则劳动,四则感受,五则幸福,相信一定得是美好的,接下来你才可能朝着美好的方向去行走,并且更愿意在一路走下来去发现美好,也在很大程度上不断加深对美好的感受和理解,久而久之也就更容易让自己受到这些美好的感染和影响。最终,你是好的,你也容易吸引好的,然后好之又好才可能更乐于去创造美好。就像被雨淋过继而帮助他人撑伞,如果总想着别人带伞,那么,被雨淋的概率多半也会不断增加,因为很可能大家都这样想,凭什么我带伞呢?凭什么要帮助某人呢?而且那么多人淋雨,要是都帮着撑伞,我还要不要继续往前了。是故,若非顺路,谁也不帮就好了。别因为别人淋雨而影响自己的阳光呢!
怎么说呢?总有人因为相信而看见,更多人则看见了也不敢相信或才开始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