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之路,既是在抚育下一代,也是在重新认识自己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何为科学育儿?为何这一词突然被大众熟知?为何科学育儿变得普遍?

比如,孩子每个阶段应该吃多少奶啊;该会哪些大运动啊?一天便便几次正常啊?怎么判断宝宝哭闹因为什么啊……
这些问题都是广大宝妈关注的,也是她们仅凭自己的知识经验所不懂的,不知该如何去做的,那怎么办呢?只能去学习,看书,上网查。这也就出现了所谓的科学育儿一词。
或许有人会说,有老人帮带娃那就问老人啊!是的,这也是一种途径。但说实话,老人距离自己上一次带娃,也是几十年前的记忆了,也是根据这些久远而零星的记忆片段,而总结出的带娃经验,而这些记忆里的经验也不一定都是正确的,适合现在孩子体质的。
生存环境不一样了,生活饮食不一样了,思想水平不一样了,那如果还是完全按照几十年前的习惯照顾现在的宝宝,是不是有些教条呢,也不一定适合。
现在的年轻父母大部分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必然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这些想法也必然会和父母辈的想法有所不同,毕竟时代不同,不同的两代人,对任何事物的看法都会有所差异,何况带娃这么重要的事情。
那两代人共同带娃的情况下,必然会对带娃的日常事务产生分歧。大部分老人依靠自己的经验,大部分年轻爸妈根据书本和网上学习来的知识,当双方产生分歧时,那结果是什么呢?
老人本就是过来帮子女带娃的,年纪大体力消耗大,身体疲惫,如果年轻人和她们产生分歧他们可能也会觉得自己不被信任,心理的委屈加身体的疲惫可能就会觉得自己费力不讨好,任劳任怨还被子女嫌弃。
但事实呢,真的是嫌弃吗?只是不同思想的碰撞产生的不同心理。但大部分老人是不会看到这一点的。
其次,身为父母,是有父母的威严和面子的,如果因为带娃问题,两代人经常产生矛盾,那老人就会觉得自己身为父母的威严被挑衅了,是不能容忍自己的孩子总去“顶撞”自己的,何况我还是在帮你。那心理上就更委屈了。
但事实呢?真的是挑战父母的威严吗?只是正常发表自己的想法罢了。但大部分老人是不会这么认为的。
年轻父母根据自己的思想,以及学来的知识去带娃,被冠上了科学育儿一词。与老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带娃,似乎成了天平的两端。原本老人就会觉得自己委屈,更是把科学育儿似乎看成了对自己经验带娃的否定。
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家庭矛盾,而且是难以解决的。但如果结合年轻人的知识与老人的经验,综合起来去带娃,肯定问题就容易解决了。但事实是,难以融合。
所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自己带娃,或者请专业人士带娃,这样虽然自己身体累些,但少了精神上的压力,不用去解决两代人因思想不同而产生的矛盾。
有很多年轻人还是会让父母帮带娃,毕竟经济压力不得不考虑。那如何面对可能发生的带娃分歧,就看年轻的爸妈什么角度去考虑问题了。
如果不想因带娃日常习惯与老人发生分歧,那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全当看不到,全当自己没有思想,没有嘴,那就天下太平。你就享受身体的轻松吧,虽然可能精神上会有些憋屈,毕竟不想产生矛盾,不说就可以了。但如果恰巧你的父母开明且通情达理,那你就太幸福了,好好沟通就可以了。
如果你既想父母按照自己的想法带娃,又不想或者不能,实际参与到日常带娃过程中,那家庭矛盾不可避免,你可以动嘴,但也要伸手,如果光动嘴不伸手还让他人按你的想法执行,那就等着矛盾的爆发吧。
还有一种情况,老人带娃回农村照顾,既不用和子女生活在一起,还能照顾自己家,还能减轻年轻人经济压力。
这样可能会很累,既要顾年幼的孩子,又要顾家里。这样可能不会太累,孩子散养就行,因为身体条件跟不上,生活习惯改不了,什么条件什么方式。
年轻人对此怎么想呢?看站在什么角度吧。想经济压力不那么大,那就放心交给老人。如果不想孩子那么小就离开身边,那就自己带。
可能因为自己自小就被寄养在外公外婆家,直到上学才来到父母身边,可能知道这样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所以无论多难,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像自己一样度过年幼的时光。
人生有太多需要选择的时候,也有一些别无选择的时候,但前提都是自愿,或者能够自洽。她人再怎么企图强制干预,都是徒劳的。
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势必带来不同的结果。重要的是你在乎的是什么。
不被在乎的感受,似乎也没有必要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