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每天写1000字

玩味西游5

2017-03-01  本文已影响0人  杨晓锋

玩味西游5:《西游记》揭示了封建制度里怎样的潜规则?

这一篇作为我《玩味西游》的收尾篇,或可解释为什么《西游记》这样的奇幻故事据说曾经也被列为禁书的缘故。如果把这取经之路看做一场功名之旅,那么它到底揭示了封建制度下怎样的潜规则呢?不好详说,也学西游记凑个五行之数,懂者自懂,且听一一道来——

第一,背景深,血统正。最好是那谁谁谁的谁谁谁,不然同是取经人便落个沙僧脖子上那九个骷髅一般下场。

第二,意志坚,作风硬。从小受佛法洗礼,又红又专,取经路上经得起各种诱惑,受得了各种灾难,始终不改取经决心。

第三,和为贵,助力多。独木难支,身边必须要有铁把子,有肯卖命的、挡灾的,会不拘一格拢人才,不然就如沙僧那样的晦气干部,凭本事做到个卷帘大将,结果就因为打碎个杯具就酿成了被贬的悲剧。

第四,明岗不够还得暗哨防。如果没有菩萨一路安排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暗中保护,唐僧早在被黄袍怪变为老虎时就被砍杀了,暗哨的规模要远大于明岗的数量。

第五,会死规则里算活账。九九归真是定数,而八十一难却可以是一本糊涂账、注水账。如果真要实打实一难一难算,猴年马月到西天?所以有个肯为你做账的好会计相当重要。

以上五点《西游记》中轻描淡写又用意极深的做了对比,可谓隐晦。《西游记》中提到压住孙悟空的五行山正是王莽篡汉时从天而降,两个都想尝尝王的滋味的人,一个篡汉为王,一个被压五行山下,知道点这段历史的人自然明白此中深意。

所以在封建制度下,那些没背景的人的要成功怎么办?那就只能跟对人。别整天喝着“选对一条路,跟对一个人”的鸡汤,先用以上五条框一框什么才是“对的人”,然后再尽心扶持,做事时注意有背景的且方便,没背景的方立威。到最后——主子终成正果时,便是鸡犬升天日。

同时,孙悟空头上那个紧箍咒,也在一遍遍的强调,“听话”是对于一个有本事没背景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成大事的必需。《西游记》对此有着极其精妙的刻画,在悟空终于被这种强制的“听话”折磨成了人格分裂后,就有了真假悟空这一回,那个被悟空打杀的六耳猕猴不正是悟空的六根、悟空的本我吗?细心的读者就会注意到,此回以后唐僧再没念过紧箍咒,所以到底是孙悟空的金箍棒还是佛祖的紧箍咒打杀了这六耳猕猴呢?

在此多说几句,“听话”作为传统教育的根本,从古至今都贯穿于中国人的成长,作为一把心灵阉割刀,它揭示了一种弱势文化的生存规矩,只有“听话”才能融入群体,才不会对群体的统治构成威胁。中华文化自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就开始了以“和文化”凌驾于“文化”自身之上的变迁,为此制定了一套以血统的纯正与否来等同于文化优劣的封建制度,即以肉体的贵贱标价了精神的价值。有违常道,也不全错,在特定条件下确实成立。《狮子王》动画里就有这种文化的影子,所以也不只存在于中华文化里,它无非犯了一个佛教里称之为“着相”的错误。从此中华文化将“和文化”凌驾与“文化”之上这一本末倒置的从属关系再没变过,也没人敢变,因为一变就乱,就有亡国灭种之灾,这是芸芸众生最怕的事情。而中华文化就在这坤上乾下的颠倒状态下衍生出一个“泰”卦之象,以牺牲生活快感为代价换来了长久的生存安全感,书写了一部整体上来看的国泰民安史,缺乏精神,却生生不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