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高考作文——时间的复利与负利
设想一番,假如每天给你1440元人民币,你是否会因此而心花怒放?
别急,如果待到第二天,无论你手里还有多少钱,都会被清空,然后再给你1440元,试问,你又会作何感想?
也的确不要觉得这仅仅只是个假设而已,仔细想想看,其实,你每一天都的的确确得到了类似的东西,只不过你意识不到而已,而这个东西就是“时间”。
如此看来,好像老天的确是公平的,无论你是贫贱,亦或是高矮,胖瘦,丑俊,学历高低……老天爷都会不偏不倚,它会公公正正的,平平等等的给每一个人1440分钟,然而,待到第二天,前一天所给予你的都会被清零,然后再给你同样的时间。
既然这世间是如此的公平,最起码,在时间这个极为宝贵的资源上,大家是公平的,可为什么我们依然能听到很多小伙伴抱怨说没有时间,时间不够呢?
从小到大,我听过最多的一句话是,“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金钱。”可是,近两年,我却越发觉得此话似乎有失偏颇,在我看来,此话应改成“知识就是金钱,时间就是力量”,才更为恰当。
也依然是打小,几乎是每一个小伙伴都在数学课本中学过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复利效应。可也就如人们所说的知道和做到从来都是相差十万八千里,而我之所以说时间就是力量的依据,也恰恰来自于此。
我一直在想,可能,那些能够积极主动利用自己的时间的人,恰恰是早已想通了这一点。
他们很早很早,就选择了把时间当做朋友,他们会问自己,“艾,我如何才能和时间把关系处好呢?我怎么做,才能让我们的感情进一步,再深一步呢?”最终,答案也不言自明,尽可能与它多待一会,花更多的心思在它身上,不就完了嘛。于是,他们几乎每天都会沉浸于时间,且不能自拔,他们就像是与时间谈恋爱。而且,这还是一场不分手的恋爱呢,因为,只要他不离不弃,那时间肯定也会伴他左右。
似乎,我也能逐渐理解“1+1>2”的原理了。你与时间相处融洽,进而让时间为你所用,那久而久之,时间的力量,时间的复利效应,就是会在你身上显现啊。可若是,那个力量和效应还不够足,那也只能证明,你们相处的时间还不足够长而已嘛。
![](https://img.haomeiwen.com/i21365956/1f81ec91894dc355.jpg)
回到最初的话题,你总是能在生活中听到小伙伴抱怨自己没有时间,时间不够的话语,而这,又是为何呢?
我想,在众多原因中,肯定有一个就是,他们的时间常常不是他们自己的,而是别人给予他们,或是准确的说,是别人安排给他们的。
老师会告诉他们说:“今天,把哪一章节预习了。”老板会告诉他们说:“这一周,把这个项目施工图画出来。”然后,他们就照做了,可是章节预习完之后呢?施工图画完之后呢?他们不知所措,他们无所事事,而时间就在这种不知不觉中慢慢流逝。
或许,终有一天,他们会意识到,时间就是用过即弃的,甚至于说,不用也不得不弃的,它才不管你干嘛干嘛呢,反正,它就是自顾自的走。
也的确是过了很久很久以后,时间的负利效应开始在他们身上显现了。那所谓的“中年危机”不就是此问题最好说明嘛?反正,我是听过不止一个人说过类似“早知道,就读点书;早知道,就多门手艺”等等类似的话语。
而年龄给予他们的,好像只是日渐增长的年龄,只是眼角的皱纹,只是两鬓的白发。
最后的最后,那究竟该如何把时间当做朋友?进而实现时间的复利效应呢?
答案当然不唯一,而我的浅见之明则是,不要短期期望过高,更不要长期期望过低;同时,仔细想想看,若是一件事注定是你五年、十年后,甚至是二十年、三十年后已然在做的事情,为什么不把它们提前到今天来做呢?套用那句经典的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