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想法散文

高考?我羡慕他们的欢喜,也忘了曾经的欢喜

2021-06-25  本文已影响0人  鄢川书馆

昨天,高考查分陆续报喜,有一个画面最让我羡慕和感动:

女儿依偎在父亲身边,催促着父亲赶快查分:“别人都能查了”,“还查不了”,父亲一边回应,一边视线从未移开他的手机。突然,剧情出现反转,“638”,父亲激动地将女儿的头埋入怀中,亲昵的揉了两下头发。

昨天,我的一位大叔同事作为优秀毕业生家长代表,参加了儿子和“儿媳妇”的大学毕业典礼,接受采访时谈到对子女的期待,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儿子媳妇,朋友圈的笑容快要溢出手机屏幕。

一棵大树,一株小苗,这才是父母之于子女最恰当的关系,而我羡慕却羞于这样的温馨和欢乐,我羡慕却羞于像他们般在父母面前毫无掩饰欢乐喜悲。正是这样的内向又倔强的性格,在过往的数十年中,我如一棵小树,独自在风雨里飘摇,揠苗助长的感觉真是坏极了。

源于网络

抖音发起投票“你还记得你高考查分时的情景吗”,有人全家出动,有人比较平静,有人紧张到手抖,有人迷迷糊糊,而我所经历的高考查分情景,竟然是担心找不到电脑查分。

2011年前,我经历了第一次高考。三本分数,不仅意味着“超水平”发挥,心中多有不甘,也意味着高昂学费,这对当时本不富裕的农村家庭而言,固然考上大学在村里扬眉吐气,同时也将背上巨额负债。这是我和要好同学被同一所大学录取后,依然决定只身复读的重要原因;这也是我人生第二次尝到选择分离的痛味。

2012年,我经历了第二次高考。超二本线几十分,我依然没有与父母共享内心欢喜,迫切想要逃离,逃离这片让我“选择分离”的土地。18岁,一个人毅然选择相隔蜀都800多公里的华中城市求学,一个人买了最便宜的硬座火车票远去,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感受到轻松的快味。

在我眼里,我的父母是十分渺小的存在,需要我来保护;我害怕,我所遇到的难事,对他们而言是从未听过的“笑话”,除了暴力解决,只会徒增伤悲,解决不了任何根本问题。

从十几岁的年纪,我早已习惯了一个人行走在风雨中,看到别人的欢喜,我想的从来都是怎样的选择不让自己后悔;一个人成长中负重累累,注定很难再遇到平平淡淡的幸福。以至于前段时间有位阿姨家中遇到些事情,在办公室哭了起来,但我竟然好羡慕她,四十多岁年纪遇到一点小事还能哭,而我即使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历了最难堪的事,只能自己一个人悄悄地换城市、换工作,快速抚慰内心的伤,还得强颜欢笑。

不知道在另一个平行世界,我的父母是否想要为我庆祝,为我欢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