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

我所理解的知识管理

2016-09-18  本文已影响0人  18131b2d17a4

我学习知识管理的收获

假日期间,花了差不多一天半的时间重新整理了过往一年左右积累的印象笔记文档,并仔细阅读了知识管理类的相关文章,感觉收获颇丰,特记录如下。

知识管理的重要性

两天时间,让我有点觉得过往的很多年白活了,又或者如李笑来所言,“我竟然找到了捷径,可惜身已不在起点”。为何知识管理如此重要?
一定程度上而言,你人生牛叉与否,就在于你知识输出的质量如何。但过往所受的教育、所经历的成长,绝大部分都是强调知识输入的重要性,却没人告诉你,在输入了这么多知识后,要将这些知识整理、加工、剔除、整合,这样能让同样的输入在输出时更为高质量!所以,简单点来说,知识管理的价值在于,你可能同样和别人看一本书、听一堂课,经过知识整理后,你在和对别人吹时会更有料、有有底,自然更牛!而日积月累,毫无疑问,你的人生很可能比人家牛的不是一级两级的。

什么是知识管理

关于知识管理,首先要清楚知识的几个层面的概念:数据、信息、知识,依次是逻辑递增的关系。数据是未经组织的文字、数字、图像以及符号等,它来源于事实;信息是过某种组织方式将多个数据处理后得出的结论,是给孤独的数据赋予具体的意义;知识则是将有用的、有意义的数据予以深层次分析后得出的价值判断结果,这个过程结合了经验、历史以及反思。所以,在明确了这几个概念后,我们要清楚自己做的是知识管理,不是数据或信息管理。

还有一点需要明确的是,知识管理是要有一定目标的,它不是无机的大量数据、信息的堆砌,而是根据一个目标,以及该目标背后的价值取向,对该信息、数据进行筛选后的管理。

所以,知识管理就是根据特定的目标,通过收集大量的信息、数据,将其转化为知识,然后再将非重要及无关的知识剔除、根据逻辑关系理清其内在结构并将其模块化,在此基础上,在将知识分类、分层,并进行编号,以便将来检索、运用。该过程也是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至于什么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本文书是读书笔记,不做过多阐述,有兴趣可自行百度。

如何进行知识管理

确定目标

总体上而言,个人知识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对知识的有效管理,可以转化为思维模式和技能,并提升个人的价值。
但就某具体目标而言,通常为学习某一类知识、技能或业务领域,所以知识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收集相关知识,对其进行筛选、整合后,化为己用,再改变认知以及转变行为,以达到掌握该门知识或技能的目的。
比如在法律上,我想学习出庭技能,就是收集大量系统知识,并将其筛选、优化、整合,化为己用,并提升自己的出庭技能,所以知识管理的目标最终目标是改变认知、提升技能,而不是为了收集知识或管理知识。

收集知识

知识的收集有很多方法,可以分为主动和被动。当一个知识管理者真的确定了某个目标后,要做的是根据这个目标去大量收集信息,并将信息转化为知识。收集的方法包括网络检索、找高人问、自己看书等等,总而言之要找到足够多的信息,然后再下一步是整合优化,此时该些行为是主动收集的过程。
那么什么是被动的呢?就是在你已经收集完足够多的知识,并整理出知识体系和框架后,在今后的阅读中碰到相关的问文章、书籍或其他人的说法等,还是要注意将其归类于原有的知识结构下,以保持知识不断更新,更丰富知识框架。

提炼知识:

就知识管理而言,前两者是基本功,但真正集中体现你工作量的则是在知识整合的环节,具体而言,包括知识整理以及体系构建。

知识整理

知识整理是最需要时间也最体现你认真做知识管理的工作部分。没有整理,后面环节的工作无法展开,所以整理至关重要。即便你后面工作不开展,每天都在整理知识,那也算在做知识管理了,因为知识管理的目的在于强化认知和运用,每天都整理的过程中必然强化认知,也会有利于运用,只是光整理,稍显低效,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将相关知识整合进该体系,按规律保存等方式可以让知识管理更高效、高质。一个好的知识管理者,必然伴随着大量的知识整理工作,比如有很多高手会对自己过往的笔记进行整理高达一两百次之多,所以,你不会做知识体系构建,那就从整理开始。

知识整理包括剔除和整合两部分,也就是说,首先,在你看到大量知识时,你要结合你的目标、知识的质量、重复程度、熟悉程度等等进行断舍离的工作。该删除的删除,该提炼的提炼,有些文章很长,但其实有用的就一两句话或一两段,应把重点留下,其他删掉,又或者有些文章观点类似或大部分重合,那则只留不同的即可,其余可以删掉,在比如有些内容已经非常熟悉,又或者已经无大用处了,也可以剔除。在剔除后,则可以将剩余的进行整合,相同、相似的,用自己的语言,将其整合到一个文件或文章中。

在剔除知识时,可以更加大胆一些,这样你知识管理的压力会更轻。因为知识管理重要的是运用知识,而不是保管知识,很多时候,你不剔除仅仅只是想保存而已,而不是有用。如果真的如此重要、如此有用,那今后还是会再次进入你视野的,到时再保存不晚。

体系构建

关于知识体系的建构,这部分是最难的,最终结果呈现上而言,可以文件目录的形式呈现,但其背后,一定要有相应的逻辑结构,并且是将知识相应模块化后的。这里的逻辑结构不要完全照搬他人,但可以借鉴他人。就如本文,知识管理的体系,我将其重新建构为:知识管理的重要性、什么是知识管理、如何进行知识管理三个模块,而如何进行管理又细分为收集知识、提炼知识、保管知识和运用知识,至于其他资料中提到的知识创新,个人理解是后续实践的部分,目前并无太多感受,也没具体方法论,所以就相应剔除了。在此可以看出,其实知识体系的构建,就是按照自己的认知的逻辑,将相关的知识重新进行整合、排序、模块化,这样将来见到其他相关知识时,可以知晓该类知识具体是放在放在哪个模块下的。

以上是有相对现成体系可以借鉴的,很多时候,你整理的知识可能并没有可以借鉴的体系,那则需要自行构建。此时,不需急着去建构,可以从问题出发,将资料和知识按问题进行整理,等到合适时机时,在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构建即可。

保管知识

在整理知识和构建完体系后,则应当将留存的知识保管起来,以便将来检索和不断强化认知,知识管理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即在于是否可以快速检索。在进行知识管理时,知识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一定是文件,因此我们需要对文件进行相应分类和编号。至于具体的分类,各位可根据自己的习惯和理解进行分类即可,在此可以下附截图供参考。编号类似,可以按照相关方、名称、时间等方式进行编号。总而言之一个原则,便于查找和检索。

1.jpg

知识应用

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和输出,所以不管前面做了多少工作,如果不进行输出,那相当于白做。怎样算输出?具体方法而言,可以有记笔记、写文章、与他人交流、做分享、实践等等。比如本文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输出的过程。这里有个误解,很多人认为,输出一定要等到自己很牛、掌握很全面时才可以,其实不然,输出的目的在于强化认知和创造关联,我们又不是发表撰稿费,大可以大胆输出即可。即便一开始低质,但慢慢就会不断成长和进步。现今很火的彭小六,自己说他在简书上写了几十篇读书笔记无人问津,但坚持下来,不断改进,自然质量就会提高。而且,在输出的过程中,你要思考、要用自己的话语来表述所理解的内容,这些都可以倒逼输入,也能提升你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
除了撰写外,如前所述,多与他人交流、开个讲座分享,并在生活中实践等等都算是输出,比如在看完本文或其他相关知识管理的文章后,马上着手将自己电脑中的文件重新整理、分类、整合,这些就是实践,也是输出。总而言之,一定要加强对输出重要性的认知!

按照《你的知识需要管理》这本书所言,除了以上几个环节的知识管理外,最终要做的是创新知识,但我也还是初学者,这要求有点高,等知识储备够了,可以尝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