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德经》日记79,和大怨,必有余怨
原文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注释
和大怨:和,调和、和解;怨,深仇大怨;
余怨:难以清除,以至于常年累月沉淀于心底的怨恨。
安:怎么......
善:妥善
左契:收债的凭证;契,契约;古代以竹木简为契约,分左右两片,债权人执左片,故称左契。
责于人:向人索取偿还。责,索取、讨债。
司契:掌管借据的人;司,主管;
司彻:掌管税收的人;
无亲:没有偏爱;
常与善人:总是伴随着有德之人。与:给,赠;
大怨,指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契,契具。古人刻木为契,分左右两半,左契是财产所有权的凭证,右契是财产使用权的凭证。
译文
深仇大怨即使和解了,必然会残留余怨,怎么能算是妥善的解决办法呢?
因此,圣人掌管借据存根,却不向人讨债。有德之人如同掌管契约的人那样宽容,无德之人如同掌管税收的人那样苛刻;
自然的规则对谁都没有偏爱,总是伴随着有德之人。
笔记
一切已经发生的都是必然的。或者尽量降低其发生的可能,或者坦然面对发生的结果。
最好的方式是未雨绸缪,即使下起雨,房屋依旧没修盖好,也不责备抱怨。人人都能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也许就不会有任何矛盾发生。
当冲突产生后,即使占据有理的一方,也不应责备于人,得理饶人,不扩大矛盾。意为圣人宁愿执左契,看似使自己吃亏,将自己处于卑下、处柔的位置,但不责于人,不强加干涉,就像这无为之道,给予而不索取,不扰害于人,也就不会积蓄怨仇。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有德即为按照契约合同收取租税的人,无德指那些任意收取租税的人 。彻,即车轮的痕迹,痕迹越深,表示车子负重越大,即赋税越重。若要尽量化解与他人的矛盾,首先要做到不责于人,保持一种即使别人向你借钱也不要求他偿还的自然心态。利用善良、光明的一面使自己保持愉快向上的状态;用那些丑恶的、阴暗的一面警醒自己,忘记那些不好的,时刻记得那些对自己有恩惠的。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同天地不仁、圣人不仁,不对人或事强加干预;始终遵循天地间的自然规律,“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之愈出”。有德之人遵循天道自然,才得以获得自然的能量,就如同获得馈赠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