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经典,融会贯通

2023-03-15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尘老师

3月15日19时,我们相聚腾讯会议室,开启新网师云端共读。本期,我们共读的文章是刘莉讲师的《大学经典研读的三重意涵及其实现》和李明达博士的《经典研读作为一种修身实践》。王荣平老师主持了会议。冯春柳、陶新华和吴黎霞三位老师为我们做了导读。

冯春柳老师根据前期收集的问题,做了解释和阐述,还分享了他们是如何做红色经典研读活动的,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经典演读的范本。

陶新华老师利用论文文本,结合他一直在研究的积极心理学,借助一些心理咨询的案例娓娓道来,引导大家经典与生活融会贯通。

吴黎霞老师聚焦共读文本,呈现了她的精心批注,重点词句解读,内容重构,让大家对文本内容有了更细致的体验。

三位老师的导读各有特点,不同侧面阐释了经典研读三重意涵及其实现的途径,以及经典研读如何作为一种修身实践?

有了三位老师的导读,两篇论文没有那么难啃了,我对两篇论文的整体框架和论述指向都已了然于胸。有些东西需要自己慢慢去咀嚼,有些东西借助打磨机打磨以后更容易消化。当你面对论文,或者面对经典难以下口时,有导读,有伙伴们的讨论,就显得轻松一些。

我曾经和伙伴们一起共读过弗赖登塔尔的《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我曾用这样的语句描述过共同的体会:自己阅读时感觉这是一个难啃的椰子,虽然知道他的美味,却不知道如何下口。有了老师的导读,有了伙伴们的交流, 我找到了插吸管的地方。

有些经典,单靠自己一个人去阅读,难以突破。这时候,有人导读,有伙伴们讨论,是非常好的。

新网师共读活动,每个月一期,每次都有几个旁听的名额。只要预告的内容是我所感兴趣的,我都会尽量争取参与。连续两期听下来, 都有收获。

通过自读和共读,我知道经典是需要与生活融会贯通的。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我对经典研读也有一些自己的理解。

我是一个路痴,很多路走过好几遍,我都记不住,很容易迷路。但从我奶奶家到一中的路,我可以走非常多条。秘诀只有一个,我刚上学时,花了不少时间,牢牢记住了一条主干道。当我对主干道非常熟悉时,我走其他岔路,走着走着总能回归主干道,顺利回家。

我觉得经典也像这样一条主干道,只要我们把它研究透了,我们再做其他事情,都可以跟他进行一个联结,更容易融会贯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