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成长推文上热门(千万赞三)读书

【读书笔记076】深度工作,能我所能

2019-04-09  本文已影响29人  王梦凡
高质量的产出=时间×专注度

在职场中常常发现这样的境况,有些人整天忙忙碌碌,却成效甚微;而有些人看似风清云淡,却成绩斐然。

仔细观察后才发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是否具备深度工作的能力。

01

深度工作,指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

信息量爆炸,信息传递无孔不入的今天,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在不断的被切割,工作事项在不断被切换,往往难以进入深度工作的状态,更多的人在更多的时候,做的是浮浅工作。

浮浅工作,指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

高质量的工作产出,取决于时间与专注度。单单做浮浅工作,很难有高质量的工作产出,于是便形成了深度工作假设。

即:

深度工作的能力日益稀少,其在社会经济中的价值也日益提升。

深度工作,不仅仅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的岗位,更多的报酬,还能够带来神经上、心理上、哲学上的意义,让我们更好的塑造,更好的体验,更好的活出自己。

02

即便如此,要想进入深度工作,也绝非轻而易举,首先需要选定适合自己的深度工作哲学。

类型一,禁欲主义哲学。大块的,甚至是整个完全由自己可控的时间,摒弃或最小化做浮浅工作的职责,从而实现深度工作的最大化。

类型二,双峰哲学。至少以周为最小单位,把个人时间分成两块,一段时间用于深度工作,另一段时间做其它工作。

类型三,节奏哲学。以天划分工作时间,每天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处理相应的工作,创造适合自己的工作节奏。

类型四,新闻记者哲学。不用划分时间,随时可以插入深度工作的方法。

四种深度工作的哲学,我理解其可控时间的长度逐渐变短,对应的工作深度逐渐降低,对应的高质量产出逐渐减少。

即便如此,我们也只能根据客观条件和工作性质,选定适合自己的工作哲学。对我而言,节奏哲学是唯一选项,新闻记者哲学是奋斗目标。

03

选定了哲学,还需要养成习惯,需要创造条件。

良好的、严格的内化习惯,降低进入深入工作的阻力;设定好工作的结构性,并适当的做出承诺,建立深度工作的仪式感,尽可能的减少进入深度工作的准备时间。

偶尔也可以来个大手笔,比如抽出专门的时间,投入专项的经费,营造专注的环境,提升任务的外观重要性,树立严肃认真致力于手头任务的心理。

学会像经商一样执行。"重点解决如何做,而不仅仅是做什么",把关注点始终放在极端重要的事情上;抓住引领性指标,避免使用滞后性指标,让注意力集中在短期可控的行为上。

来一段有成果的冥想。在身体动作而心智空闲的时候,比如走路、慢跑,将注意力集中到意见定义明确的专业难题上,不断组织自己的深度思考。

04

当然,深度工作并不是时刻都要独立工作,而是要把个体努力的深度工作,与协作努力的创造性洞见结合起来,创造出更大的效益。

一些公司,通过隐蔽的办公室和长长的交流走廊,将深度工作与协作努力结合起来。

但无论怎样,相对独立的、完整的时间,还是深度工作的必要条件。

与公司或者单位的工作分工相比,个人的时间管控更具现实意义。

当前,最大的敌人便是智能手机催生下随手可得的社交媒体。

不断涌现的小红点,不断响起的滴滴声,不断出现的爆款文,肆意的切割着我们的时间,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让时间切换越来越频繁,也让工作越来越浮浅。

打败社交媒体,还需躲避电话追踪。手机、座机、对讲机,让沟通更加即时,方便的同时却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困扰,试着让自己不是那么容易联系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沉浸下来。

此外,学会分辨工作的重要性,试着定量分析每一项活动的深度,用更加怀疑的眼光对待浮浅工作,提高对其危害的认识程度,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真正需要深度工作的事项上来。

综上,深度工作能力,往往决定我们职场的产出量,决定我们在职场上的价值;而要强化深度工作能力,一方面对时间、精力、注意力的管控,另一方面对自己从事工作本质性的理解。

本书,在第一个方面论述的比较充分,至于第二个方面,还需在各自岗位上探索研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