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人书法中如何找到自己的风格?看米芾怎么做,这是技巧
文·段宏刚
米芾(1051年——1107年)跟苏轼、黄庭坚、蔡襄合称为“宋四家”,他的书法造诣很高,五大书体篆、隶、楷、行、草都很擅长,并且,他临摹古人的书帖常常能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苏轼对米芾的评价很高,他说:平生篆、隶、真、行、草书,风樯阵马,沉著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
实际上,“宋四家”各有千秋,苏轼在四人里边综合修养最高,黄庭坚的草书和楷书在四人里边最突出。米芾开创了“刷笔”技法,用笔既沉着痛快,又洒脱灵动,极具艺术气息,由此,他被公认为四人里边行书最好的。相对来说,蔡襄的书法中规中矩,跟其他三人比起来,没有特别突出的特点。
米芾之所以在行书的成就上笑傲群雄,根本原因是他曾经下苦功临摹过古人的书帖,善于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最终创建了自己的书法形态。
米芾的书法最突出的特点无疑是“结构体势”很明显。
“结构体势”可以拆分为“结构”和“体势”两个方面来理解。
简单来说,“结构”属于共性的东西,就是结字上的共有特点。
中国历史上诞生了数以万计的书法家,他们的结字特点其实是一脉相承的,每个人的字形结构并非无中生有,都有一定的渊源可循。根据特点去追溯本源的话,任何人的书法都可以看出其根源。
就拿米芾的行书来说,懂书法的人一眼便能看到他的字形结构,在处理方式上显然来源于二王。
但米芾并没有一味的拾人牙慧,而是加以变化后为我所用。他的单字变化非常巧妙,字体的大小,用笔的轻重,结字的偏正,都是通过不断琢磨古人的东西后,找到古人其中的一个优点,然后加以吸收和强化,就变化成自己的东西了。米芾如果自己去创造一些字体形态的变化,肯定没有这么丰富。
因此说,要想学好古人的书法,领略古人结字上的优势,只需要找到一些独特的“点”,并加以吸收和利用就可以了。
“体势”可以看作是属于个性的东西,也可以称作字体形态。
米芾的字形最显著的特点是字体瘦长挺拔,还带一点险峻,看起来玉树临风。
米芾的字之所以能形成这种形态,跟他长期研究和学习柳公权,欧阳询,王献之三人的书法有关,这三人的字都以字形瘦长挺拔见长。
米芾最初学习柳公权,学到一定程度又觉得柳公权的楷书不符合自己的审美要求,于是转学欧阳询,领会了欧体的险峻之美,后来,苏轼告诉他应该学习魏晋,米芾又去学二王。从二王的书法里,米芾真正领会了如何塑造字体形态的技巧。
王献之的书法最明显的特点是字形险峻挺拔,书风潇洒飘逸,影响了后来的欧阳询、柳公权等人。那么,王献之书法的这个特点是怎么来的呢?
关于这一点,历朝历代的书论里并没有明确地点评过。若从书法的演变来看,王献之生活在东晋中后期,此时期行草还没有完善和规范起来,留给书法家发挥的余地较大,再加上王献之的个性洒脱傲然,对以方扁为主的,带有古拙味道的“隶意”书风并不感冒,因此,他在书法中充分发挥个性,肯定不会过于守古,写的字就走上了挺拔、险峻一路,跟当时的其他书法家拉开了距离。
如何让字体变得潇洒?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一竖拉长,这样的话,在视觉上就能增强字形的挺拔感和飘逸感。这种书写方式其实在“江湖体”书法里非常流行,“江湖体”书法家不管临没临过贴,都喜欢把最后一竖写长。
真正下功夫研究字帖,并建立自己的字体形态的人,其取法都是很清晰的。说得直观一些,这就是传承。没有传承的书法肯定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就像“江湖体”,除了能看到龙凤凤舞的线条之外,根本看不到古人的东西。
从本质上讲,学书法的过程,其实就是把古人走过的路重新再走一遍,在行走的过程里,用心领略到古人用笔的精妙,以此来强化自己的本领,为后来放飞自我打好基础。若跳过这一步,这辈子也很难成为书法家。
米芾字体的瘦长特征,主要来源于欧阳询,纵观整个书法史,欧阳询是第一位主动追求险绝风格的书法家。任何字体,只要从纵向拉伸,写成瘦高个的样子,在视觉上肯定会增强挺拔的味道。
当然,欧阳询的字体不仅有瘦长挺拔,还有险绝。他的险绝无疑传承于魏碑。
欧阳询的代表作是《九成宫醴泉铭》,这个书帖里字体形态的变化非常丰富,把险绝之风发挥得淋漓尽致。
若从这个字帖来分析,欧楷的险绝就是在瘦长的基础上,把字朝一边稍微歪斜,给人一种七扭八歪的视觉感受。
魏碑里许多字在形态处理上,通常会把字写“歪”,具体做法是把字体的上半部朝左边歪斜,让上半部的右边抬高,整体看起来,有一种重心不稳、摇摇欲坠的感觉,正是这种感觉凸显了险绝的味道。
像著名的《张猛龙碑》、《郑文公碑》等,在险绝味道上都很明显,可以说,这是魏晋时期书风的一个共性,欧阳询吸收了前人的特点后,就变成了个人的风格。
米芾的字也一样,也是在挺拔中带有歪斜。说明米芾是一位很用心、肯动脑子的书法家,他在行书里广泛吸收欧阳询的特点,再融入王献之和魏碑的一些笔法,最终构建了自己的书法形态。
可以说,米芾用实际行动教会了书法爱好者应该怎么才能更好地学好书法。
概括来说,要学好书法,主要分三步走。
一是要选好学习的对象,最好选择跟自己的个性气质相匹配的书帖。
二是要领会书帖里的优点,把某一个优点进行吸收和利用,变成自己的东西。
三是掌握了许多古人的优点,技法娴熟后,就得尝试着把这些优点融会贯通,推陈出新,打造个人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