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难以被替代的人?(职场基础篇)
我原本以为在职场要做一个“专家”,才能在职场牢牢驻扎。
在学习了粥左罗老师的“多维思维”后,我认为“杂家”更有机会在职场稳扎稳打,成为难以被替代的人。
不过这里的“杂家”并不是指啥都会一点,但啥都不精通的人。
而是指,在某一个领域很精通、很拿手了之后,身上还有很多“杂七杂八”能力的人。
01职场过于“一根筋”的专家是啥样的?
产品经理A专注研发产品,产品的确是爆品。
但A却不善于跨部门沟通,导致销售部不理解产品的特点和好处,有碍于成交。A还很难接收到迭代产品的市场需求,导致产品无法随着市场需求快速迭代。
这就注定了,需要另一个善于跨部门沟通的产品经理B来把产品的价值传递出去。
可能还需要一个C来传递产品迭代信息给A。
产品经理A做的研发产品是核心工作,B和C做的是辅助工作。
如果B和C两位产品经理不断磨练自己研发产品的能力,等到有一天和A的核心能力一样的时候,就可以完全替代掉A了。
因为A只会研发产品,但B和C不但会研发好产品,而且还会把产品的好处“说明白”。
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判断研发产品是核心能力,沟通能力是辅助能力。
只有核心能力,没有任何辅助能力的人,是很容易被淘汰的。
02一路攀升的职场人都是1专+N杂的“专杂家”
粥左罗老师在《学会成长》这本书中自曝自己发展得比其他自媒体人更好的原由。
他在写爆款文章这个核心能力上做到“专家”之后,继续刻意培养自己的演讲能力、写推广软文的能力、与人链接的能力。
有很多作家和粥老师写作能力差不太多,但演讲能力比他差、推广能力比他差,也不会做自己的流量。
结果就是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更喜欢流向粥老师。
所以,粥老师是写作领域的“专杂家”。
那么,上面提到的产品经理A要如何成为“专杂家”呢?
目前A的研发产品能力已经非常牛逼。他需要培养的是辅助能力。
核心能力:研发出好产品。
辅助能力1:做公司的其他同事都看得懂的产品使用手册,产品优势文件,甚至解决用户问题的方案。(这是写作能力)
辅助能力2:可以明锐地抓取产品的迭代需求,与其他合作部门减少信息差。(这是跨部门沟通能力)
如果A能做到1专+2杂,就不会受到B和C的威胁,在公司的地位稳扎稳打,一路升职也不再话下。
03成为“专杂家”的前提是,你有一项核心能力
如果没有一个核心能力,即使有再多的“杂技”,你最多也只是个打杂的。
粥老师说,你要在单一维度上做到比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强,然后再去拓展其他维度,让其他维度服务于那个核心能力,使它更强。
1专+N杂的前提是,要先有1专。
作家刘同在他的书《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里分享了他做实习生的经历。
领导都很忙,刘同和其他的实习生都没有被发配任务,也没有领导来教。
唯一能帮领导做的就是,中午帮领导加热便当。
这样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只有刘同愿意抢着去做,持续去做。
后来他通过长时间地帮领导热便当,不但掌握了用什么火候可以加热出领导喜欢的口感,还全面了解了领导的口味喜好。
刘同和领导的人际关系迅速拉近,成为领导眼里靠谱的人。然后刘同就得到了工作的机会,以及被领导带出去见世面的机会。
可见“专业热饭”这个专业技能撬动了刘同的第一个机会。
我们要用专业的核心能力去撬动首轮机会,然后用N个辅助能力,去助攻核心能力,然后撬动更多轮的机会。
结语:
在职场,成为一个不容易被取代的人很难。只有让自己持续提升价值,成为一个“专杂家”,并且被领导看见,才有可能稳扎稳打,一路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