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语》感悟《子路》篇15-22
13.15:“知为君之难也,这一言则兴邦。如不善而莫之违也,则一言而丧邦。”
做领导的心中知道领导不好当,也知道属下不好当。就会小心谨慎,面对责任会思前想后,能为别人体量着想,也能兢兢业业操心操劳。这样的领导就是一个合格的领导,在他的带领下前途就一片光明。
如果君主霸道,听不见别人的意见和忠告,非常独裁,任何事情都围绕自己的利益为原则,再或者这个君主喜欢天阿谀奉承的话,被一些中层所误导和蒙蔽,则好景不长了。
13.16:“近者悦,远者来!”让帮内的人心安,过得幸福,不想离你而去,让外面的人感到非常羡慕,想来投靠你,则你的范围就会不断扩大,逐渐变为强盛的国家。
13.17:“欲速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做事一定要稳扎稳打的坚实基础,要有远见宏图,不能一味图快而做出无效的事来,这样最初的目标则不能实现。
有一句歌词这么唱的,“路边的野花不要采。”人在旅途,一路上的诱惑你心的“美好事物”实在很多,如果看见了一点小小的利益,就放弃了心中坚守的那个目标,则大事不成也。
13.18:“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社会的最小单位是家庭。家庭稳固,社会才能安定;家庭幸福,社会才能安康。真诚的亲情关系是社会关系得以维系的根源。家庭和睦温馨,人人有安全感,才能创业,才能让社会更好。如果经常上演大义灭亲,恐怕会产生很多动荡不安的悲剧。
13.19:“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恭:对别人的礼让,尊重。
敬:是对事情心怀谨慎。
忠:是尽心尽力,竭尽全力。
一个人如果做到恭、敬、忠,就代表他努力行善走在人生正途上,到任何地方都可以行得通。
13.20:“士,行己有耻,始于四方,不辱使命。次之,孝,弟。再次之,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士,操守廉洁而知耻,德行好,有能力,有才干。善于变通。
13.21:“不得与中行,必得狂狷乎,,狂者进取,狷也有所不为也。”不能与行中庸之道的人相伴,那么就与志存高远的人在一起,或者与洁身自好的人在一起,志存高远的人很上进,也能促使你上进,洁身自好的人知道知道事情的边界而有所不为,。
13.22:“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一个人没有恒心的话,连巫医也治不好他的病。《易经.恒卦》的爻辞说:“实践德性缺乏恒心,常常会招来羞辱。”
半途而废是常见的失败原因。因为坚持才能看见结果,因为坚持才能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