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散文简友广场

茫然后的思考

2023-06-27  本文已影响0人  你是萄萄树我是枝子

    这两个月,几乎天天都在西、咸两地奔波,忙于工作和具体事务,思想是枯竭的、停滞的;内心也没有什么感触,只是按部就班地、日复一日机械地重复着。

    偶尔抽时间看书或听讲座时,捕捉到一点触碰心灵的话语和思想,也只是像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小石子,只荡出一圈小小的波纹,便倏然恢复平静,没留下什么痕迹。

    现在主要教学工作已告以段落,至少目前又有了些属于自己的时间,可是却感到有点茫然,好像一个饥饿的人突然面对一桌子的佳肴,不知道从哪道菜下筷。在久违的书桌前坐了好长时间,大脑还是一片空白。

    简书上的文字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更新了。老刘说,你要有感动,不能为写而写,有道理。叶嘉莹先生说过:“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当你摇荡了性情,你才‘形诸舞咏’。你的心根本没有动,心就是空的,再用一大堆漂亮的字,内容也是空的......”

    外在的热热闹闹、忙忙碌碌固然让我们一天过的很充实,但是精神生活才能让我们去思考、去反省,获得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平和。叔本华说:“最高级,最丰富多彩,持续至为长久的乐趣是精神思想上的乐趣。”

    写不出来,那就不要勉强,抓紧时间多阅读来开阔自己的视野、积淀自己的思想。

    很多人都说过阅读的好处,但我觉得林语堂的最鞭辟入里:“那些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他的生活是机械化的,刻板的;他只跟几个朋友和相识者接触谈话,他只看见他周遭所发生的事情。他在这个监狱里是逃不出去的。”多么犀利而又中肯!

    为什么有时候感觉道理都知道,看到书中的文字觉得不错,便收藏或记录下来,但需要用时还是行不出来?

    遇事仍然不淡定,还是会动怒(尤其对学生或开车时),还是有一些话语不经思考脱口而出,还是不够博大、包容,眼界还是那么狭小.....

    因为太过肤浅,认识不够深刻,素养学问思想不足以支撑自己的行为。那些读过的诗词、文字没有容入自己的血液,深入自己的灵魂。

    不过,自己的身边有这么多高贵的灵魂:叶嘉莹、蒋勋、林语堂、叔本华、季羡林......(目前主要读这些大师的书),在每天的俗事生活中,花一点时间向他们仰望,与他们沟通,“在一个不同的世界里生活二小时,完全忘怀眼前的现实环境”后,再回到现实中处理俗务,可能又是一番心境与态度吧。

    工作是安身立命的第一要务,家务也是主妇应尽的本分,锻炼身体,陪伴亲人,浏览手机,美景美食......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是不能停止阅读与思考,“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此刻,我不再茫然了,感觉到时间的紧迫,不要让它再白白流逝了。“我们整个一生都生活在现时此刻”,不要等明天,此刻,就行动起来,投入到要做的事情中!

    《红楼梦》第二回中,贾雨村道:“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余者皆无大异。”圣经中也写道:“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可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

    虽然我们平凡如草芥,虽然我们最终都“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但正如欧丽娟老师所说“一个努力向上攀爬的灵魂,总是显得特别优美”,用自己的力量,持续走在使自己变得更好的那条路上,向美好而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2023、6、28于太空花园

后记:6月马上过去了,简书还没有更新,在书桌前坐了好半天,才下笔有了思路。阅读和写作贵在坚持,贵在“为之”,继续努力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