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评判的力量——《心理治疗基础》之三
前一段老母亲曾反复告诉娃,去大学第一件事就是加入中国留学生圈子。娃说,会跟中国留学生加微信,但不想跟他们混。
有多年国外生活经验的中年老母亲很着急,多次语(语)重(带)心(威)长(胁)地说,各国学生都有自己的社群,刚去时很多事关生活的事,只有本国学生才会帮你,不可能去找别的社群。
娃的反应很神经质,说,你这么说让我特别绝望。
顿时老母亲心里有一万匹××马奔过。内心充满了歇斯底里的愤怒,很多事关民族感情的粗话在心里打转,忍住没说。
这事放了一段时间。今天,老母亲突然找到了不评判的感觉。于是看到了一个健全、勇敢、开放、正常和有力量的孩子。
老母亲偶然看到该校中国留学生会编的一些资料,觉得好玩,就念给娃听。
娃:啊!这些真的很实用啊!哈哈哈!
我:是啊!原来你可以不跟他们玩,但享受他们提供的信息!
娃:哈哈!是的!你知道上大学对我来说最困难的两件事是什么?第一,是要离开妈妈。第二,是你说,必须要去找中国学生。
我(震撼):啊?!这对你困扰这么大?!这。。。。到底为啥你这么讨厌跟中国学生玩呢?
娃:我好容易有自由了,不是小时候大人让我做什么,我都别无选择、只能去做。可现在你这么说,我又失去自由了,又变成了必须听别人的,不然就活不下去。所以我绝望啊。
还有,我很久没跟中国孩子交朋友了,我不知道该说什么。现在学校里没有其他中国人,我想说什么就说,不用想太多。跟中国孩子在一起我又要很小心,不能随便说话。他们动不动就骂这个人不爱国、那个人不爱国。
我(发现了新大陆):所以,你不是讨厌跟中国学生玩,而是讨厌我告诉你的,必须混中国学生圈子,不然就活不下去!对吧?你想根据自己的感觉和需要,自由选择跟谁玩,但我这么说又让你害怕、让你没有选择,所以你说绝望!是吧?!
娃:是啊!
我(如释了几个月来的重负):哈哈哈!酱紫啊!那我告诉你,不是有什么规定你必须混中国学生圈子。我以前只是想告诉你一种被证明了的、便利有效的办法。不过这不是唯一办法。刚去学校遇到困难时,有人选择问同胞怎么办,有人选择向学校有关部门求助,都可以。而且找学校,可能渠道还更正规。
娃(如释重负):是吧?我想应该是这样!
我:所以,你可以选择,想找中国学生就找中国学生圈子,想找学校就找学校帮忙。生存完全没问题。
想想这一次,其实我没做什么观点的让步,只是更加就事论事,让自己更客观了一些。过去强调加入中国圈子,并突出不加入的严重性,是我自己焦虑的投射,想让她走最方便的路,让我省心。
但我娃,无论这件事,还是其他的事,似乎都不愿走最便利的路,而是要走她想走的路。其实要方便的话,她可以不去美国。留在此地各方面都方便太多了。
很多心理学的书都提到不评判这个概念,《心理治疗基础》的阐释最简单明了、印象深刻。它说,人遇到问题都是因为内心的冲突。所谓不评判,就是对别人内心冲突的两个面,保持同等距离,不要支持一方面、反对另一方面。今天的事,就是受此启发。
我只是没有评判地认真听了,成果却比上次我忍辱负重深明大义说“按你想要的来,爸爸妈妈给你兜底”好得多。实际上,她的想法也有道理,并非一个差到分分钟需要我们兜底的想法。
后来,娃去做指甲,老母亲接着操练了一遍不评判的沟通。
这一年,娃频繁花小1000元人民币去做款式非常复杂的指甲。今天预支了自己的存款(从小的压岁钱生日钱帐户)去了,因为零花钱不够了。平民出身的老母亲其实不认可这样的消费。但队友很有定力,他说,给多少钱我们说了算,怎么花这些钱,我们不置喙。老母亲原则同意,因为综合效果还是这样好。不如此就会得不偿失。但内心,还是心疼钱。
我:亲,这次做的款是多少钱?
娃:哎呀,你别问啦!反正我要趁着去美国前做个够,把我想做的款式都做了!到美国就不能做了!
我:哎,也未必啊。如果你发现美国也有这么好的店,你就可以继续做啊。(何必现在花这么多钱。。。没说出口)
娃:唉,就算美国还有这样的店,我也不能做了啊。这么长的指甲、这么多装饰品,什么家务也做不了!我得趁现在有妈妈做家里的事,享受一下这种指甲!等去美国,什么事都得我自己做,我就不会做这么复杂的长指甲了!
我:eee。。。。也有道理啊!:-)
(孩子内心也是有计划有打算的,也有一定合理性,幸亏没指责她,不然会造成新的内心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