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八门陪娃作业的爸爸们,真实生存现状:看完笑哭了

2020-10-28  本文已影响0人  幸福双翼家长学堂

作者 | 魔斯妈妈 幸福双翼学员

坐标 | 深圳

01  爸爸陪娃作业的两个大坑

聊育儿的话题,最绕不过去的就是陪娃写作业。

不谈作业,母慈子孝;一谈作业,鸡飞狗跳。

可谁说辅导作业的只有妈妈?

有句话说,教育孩子,必须得打一场“团体战”。

 

一方顶不住了,另一方也得换换。

提到爸爸辅导作业,网上的段子更是五花八门——

有被气到管自己儿子叫“哥”的。

有嘴巴不够用,大脑充血也不够用,要拿鞋底、木棍来揍的。

还有生生把自己的手捆起来,以保证孩子“安全”的……

这些都是娃写作业,被气到完全没耐心时出现的各种情况。

除此之外,爸爸陪写作业还会出现“一问全不知”和“一问全告知”两种极端情况。

坑娃式“偷懒”:一问全不知

《亲爱的小课桌》,是一档爸爸跟孩子参与的亲子节目。

有一期节目邀请小朋友对爸爸说说心里话。

谢雨希唯一想跟爸爸说的就是:“你能不能不要再打游戏了?”

原来,在孩子的眼中,爸爸一回到家就窝在沙发里打游戏。

让他陪孩子做作业,要么说不知道怎么做,要么就是磨磨蹭蹭半天不过来。

爸爸也确实没说谎,自己是真不会。

希希爸爸面对一年级的作业题竟然卡壳了,看来“业务是真的不熟练啊”!

说起带娃,爸爸确实普遍不如妈妈有责任心。

那些大呼小叫抓狂的爸爸,至少是有责任心的,只是心态和方式不对。

而这类“偷懒”爸爸在日常生活中更为常见。

陪不了几分钟,就耐不住性子要出去的,抱怨“管孩子比上班还累”的,比比皆是。

坑娃式“勤快”:一问全告知

朗朗在《亲爱的小课桌》节目中的表现,就是典型的坑娃式“勤快”。

给孩子辅导作业,要么直接说出答案,要么动手帮孩子写答案,结果一群孩子做作业效率极高。

但真正掌握了多少,只有天知道。

但旁边的人看得满脸惊讶。

叶一茜无奈地说:“不少爸爸都是这么做的。”

02  辅导作业最大的意义?

有网友笑称:“辅导作业的意义在于,帮助家长尽早放弃‘我娃可能是个天才’的幻觉。”

但是我觉得,如果都像上面这样辅导孩子作业,娃就算本来是个天才,也会生生被扼杀了。

那有没有辅导作业段位特别高的爸爸呢?有!

依旧是这期《亲爱的小课桌》节目,王恩泽爸爸的教育方式博得大家的一致称赞——

1、孩子有不会写的字,爸爸提醒孩子先自己想一想,不要急着去书中找答案。

2、遇到问题,爸爸并不直接告诉答案,而是去引导孩子分析的思路。

3、拓展知识,孩子学成语顺带引申典故,帮助孩子加深理解。

4、针对孩子不懂的知识点,讲解完会给孩子出题强化、巩固。

连一向以尖锐批判著称的傅首尔,也不得不佩服:“人家只是辅导作业,你这是顺带上了一堂课。”

旁边观察的妈妈们说:爸爸更像人生导师,强势而又低调。

当然,我们从妈妈的谈话中也不难看出,好的家庭教育就是彼此认可、欣赏。

当正向、积极的感觉在彼此之间流动,夫妻之间就能在孩子教育上相互影响,相互受益。

那么,爸爸们正确陪伴孩子的方式是什么呢?这里跟大家分享两个关键点。

关键点1

给孩子“懂事”的机会

《亲爱的小课桌》第8期节目,让我觉得有点意外的是,很多孩子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示非常理解爸爸的辛苦。

他们认为爸爸很少陪伴自己,只是因为太忙了,有的还希望爸爸能注意身体。

这和我们平常以为的“爸爸陪娃少,导致孩子不听话、叛逆“的画风截然不同。

细细想来,孩子远比想象中的更爱自己的爸爸妈妈。

我们常常发现,当父母与孩子发生矛盾时,孩子更容易原谅自己的爸爸妈妈,更容易把问题归结到自己身上。

孩子会默默地关心父母,尽管并不经常说出口。

孩子也永远不会要求自己的父母变得多完美。

可是,为什么一谈到学习,很多父亲就会觉得,孩子各种不配合、不听话呢?要么冷言冷语,要么哭闹不止呢?

当一个人被不断地训斥、苛责时,任谁也不可能满心欢喜地接受,觉悟高到去自我反省。

这种情况之下,孩子只能产生应激反应,要么通过哭来发泄情绪,要么通过叛逆来屏蔽外界压力。

也许少量的严肃教育,能让孩子产生压力,继而有所约束,有所进步。

 

但最终推动孩子进步的动力,一定不是冷冰冰的训斥。

一定要让孩子看到爱,看到包容、看到鼓励,再辅以一定的方法和要求,这才有用。

我们要通过“爱”与“包容”,创造让孩子“懂事”的机会。

03  精神引领,让孩子更包容

关键点2

精神引领比日常照料更重要

父亲的养育角度,和母亲是有所不同的。

母亲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多体现在日常照料。

而父亲和孩子的关系,则在引领孩子走向世界的部分,表现得更为突出。

良好的父子/女关系,有助于激发和唤起孩子超越极限,勇于面对危险,在陌生的环境中无所畏惧,敢于独立生存的品质。

我的一个朋友的老公是飞行员,经常不在家,日常照料肯定是缺失的。

但是,她老公从孩子上小学开始,就利用每年暑假,抽出2周的时间带孩子单独去旅行,走的都是贵州贫困山区、高原、戈壁这些艰苦的地方。

每一次旅行,都像是一场男人之间一对一的对话。

沿途中,爸爸引领儿子看到更真实的社会,和儿子讲人生态度。

每一次,儿子都深受启发。

虽然他觉得对孩子有亏欠,但在儿子看来,爸爸已经给了他最好的父爱。

《亲爱的小课桌》中,吉米评价爸爸是个伟大而又善良的人。

节目组问他爱爸爸吗?

他毫不犹豫地回答:“爱,非常爱。”

在节目中,我们也了解到吉米爸爸平时很少陪伴孩子,每天下班很晚,辅导作业的时候也会显得没耐心,看起来明显经验不足。

对此,吉米妈妈解释道,爸爸很注重精神引领。

虽然平时很忙,但还是会留出和孩子单独相处的时间,进行心灵深层次的沟通。

把之前一些争吵、矛盾拿出来复盘,也会反思自己的问题,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办法。

平时再忙,周末也要回归家庭,陪孩子做运动。

精神层次上的连接,让爸爸表现欠佳时,孩子能够更包容。

爸爸呢,也能够客观、积极地去反思自己的问题,把控整个亲子关系的局面。

我想所谓的有效陪伴,正是如此吧?

爸爸们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的参与度,总体比妈妈们低。

但其实爸爸只要用心做到跟孩子的精神引领,有彼此独处的时光,孩子心底,无比宽容。

随着我们对爸爸参与的信任与重视,更多看到并肯定爸爸想要努力做好的动机,我想,能够给到自己孩子以精神引领和影响,是每个爸爸都乐于看到的结果吧?

关于我们

幸福双翼专注专业系统家庭教育知识传播,致力于陪伴和支持千万中国家庭迈向幸福。

图片 / 网络

看完今天的文章

你最大的启发和收获是什么?

赶紧在留言处

跟幸福君说说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