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手机怎么办】03《及时反馈》
2022-12-06 本文已影响0人
田老师心理工作室
游戏吸引孩子的原因
一是一目了然。你看那个皮肤,那个等级,在游戏中都会有很清楚的提示;
二完成后,会有及时的反馈。
进步了就会得到奖励,奖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生活中没有得到及时的反馈。
比如一个孩子考了70分,回到家里妈妈说,下次要考到80分。
当下次考了80分,孩子满心欢喜地回家了。本以为会得到妈妈的肯定,妈妈却说,下次要考95分,孩子垂头丧气地走了。
下次真的考了95分,他妈又泼过来一瓢凉水,你怎么就差5分,就不能考100分呢?
孩子又垂头丧气地走了,这位妈妈总是有话说,打击孩子的上进心。
大脑神经元会分泌多巴胺。
当受到光影食色的刺激开心时,身体就会分泌多巴胺。基本欲望和多巴胺相互刺激。
多巴胺给人满足感,会形成上瘾机制。
这就是为什么优秀的人越来越优秀,因为对优秀这件事上瘾了;沉迷游戏的人越来越沉迷游戏,因为游戏让他上瘾了。
多巴胺积极意义,推动我们坚持做一件事。哪怕是偷偷摸摸的,有时候冒着被批评,被惩罚的危险,也要去坚持做一件事。
游戏正好满足了这种价值感。有价值感是人们的基本需求。
跳出成瘾机制,形成良好机制。
如何进入有价值感这种状态?有三个步骤,一希望,二挑战,三奖赏。
一希望
当人处于压力时,很容易去做那些成瘾的事。比如手机,游戏,手机小说等。
多激发孩子的梦想,明确孩子的目标,然后 再适当地提高孩子的挑战难度。
二挑战
多巴胺不喜欢一成不变,如果让青春期的孩子和幼儿园的孩子比赛玩游戏,估计孩子都不愿意理你。难度越大孩子越想去挑战。
三奖赏
奖赏要符合及时反馈的原则,物质奖励只是其中的一种,是力量最有限的一种,也是有可能产生副作用的一种。
好的奖励,可以是一顿饭,一次旅行,也可以是一个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