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_千禧钟声_89_衣锦还乡_13_弟弟结婚_8
王永才一家刚把路清扫出来,村里问事儿的人就来了。他一边拍着身上的雪花,一边咒骂着这该死的天气。无论如何,该办的事儿还是要办的。王永才两口子忙把他们觉着可以借地方的人家跟问事儿的说了一下,问事儿的一边听,一边不停的点着头。听完之后,他立马儿拿着烟去了这些人家,一问,果然没问题。毕竟王永才两口子的人缘儿在那儿摆着呢,这种关键时刻,大家还是乐意伸手相助的。
忙客陆陆续续的也来了,不一会儿功夫,问事儿的就把谁干什么活儿安排的清清楚楚。要说这问事儿的,还真不是谁都能干。首先你得能服众,不然你安排的活儿没人干;第二还要知人善用,比如记账、收钱的人,人品一定要可靠,要么钱要出了差错,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烧锅、端盘子的人不能嘴馋,不然菜做好了,不够用的,那就遭了。活儿安排之后,大伙儿一边聊着天儿,一边有条不紊的干着手上的活儿。你别小看做这顿大席(方言:喜宴),需要问事儿的、厨师、忙客密切配合,不能有什么差错,不然别人就要看东家的笑话了。
早晨还是一锅炖菜,大伙儿吃完后,按照早饭前分好的工,继续忙着自己手上的活儿。负责摆放桌椅的人把桌椅板凳拉到指定的人家,同时还给这家人带了两盒烟,这是东家的一点儿小心意。桌椅是那种比较简易的,桌腿是订好的斜十字形状,打开之后,把圆形的桌面放上去。然后再在上面铺上一层塑料薄膜,吃完之后,把薄膜一扔,又省事儿,又卫生,只是不环保,可那时的老百姓,哪懂得什么环保啊。
婚礼当天要做的主要有三种菜,蒸菜、炒菜、凉菜,另外还有汤,一般连菜加汤,基本是十二道。三道汤,三道凉菜,六个热菜。因为是冬天,厨师在设计菜谱时,会适当减少凉菜的品类。如果是夏天,则会适当增加凉菜,减少热菜。设计菜品,也是看一个厨师水平高低的关键,另外就是菜的味道、火候,更是从桌上餐具中剩下菜的多寡,直观反映了菜品是否受欢迎。吃过喜宴之后,宾客在回去的路上,主要话题之一,就是讨论当天的菜品如何,厨师的水平如何。
在湖西当地,无论寒暑变化,有几道菜一般都是必做的,其中有一道就是甜米饭。米是选用的糯米,婚宴前一天就蒸好的。婚礼当天,再用白糖把正好的米拌匀,用碗整出形状,在上面放上一些红的、绿的玫瑰酱做成的丝,然后再放上几颗甜枣儿。之后再上锅蒸,等待婚宴开始后,基本是上完馒头之后再上甜米饭。湖西的一桌喜宴,无论桌上剩多少菜,这道甜米饭都不会剩下。大概是因为湖西当地平时很少吃米,偶尔吃一次,大家觉着稀罕;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那种做法,老少咸宜,非常的受欢迎。
其余必做的菜还有杂拌儿,就是用水煮过的五香花生米,放点儿藕片之类的,咬一下嘎嘣脆,那是下酒的佳肴啊。盒碗,用大铁锅蒸笼蒸的五花肉,入口即化,无论你平时是否喜欢吃肉,这时都可以夹一筷子尝尝。辣子鸡,这是湖西当地的传统美食,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酸汤,汤是最后才上的,那时大家饱的喝的都差不多了,再来点儿酸汤,溜溜缝儿,甭提有多舒服了。
一想到这些菜品,王睿奇自己就忍不住流口水。自打在北京上学、工作之后,他一年回家的次数有限,每次回来,都盼望能吃上一顿大席,让自己重新品味一下家乡的美食。味道是有记忆的,这一点儿都不假,无论在外生活多少年,那些味道,都已经融入了他的骨髓里,一生都无法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