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去流浪
文/一笑东方
写作的人应该有一次出远门的机缘,应该有一次大的失落。
这次出远门不能太短,要在那块地方生活一段时间,因为只有这样你的眼界才能开阔,你的作品才不会过于局限。当然,如果长时间生活在自己的故乡,如果作品能写得开阔,一个原因是阅读眼界的开阔,一个是天赋的使然。
记得有一个故事,一位母亲问一位文学家,如何让自己的儿子成为作家。作家的回复是,给孩子一笔钱,让他去流浪。人在流浪中自己会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也会遭受冷眼,白眼,或是来自红尘的温暖,经历种种,人生有喜有悲,百感交集,自然能笔笼大千世界,写出耐读的作品。不论是诗歌,还是随笔,抑或小说,都能很有味道。或者人间烟火气,或者逍遥出世,总之,皆能表现自我之性情。
有流浪,故能看到世界大千;有大失落,故而形成落差之美,宛若瀑布。
老子西出函谷关,孔子周游列国,庄子在广漠之野无何有之乡逍遥,他们每一位大宗师都是精神的流浪者,否则灵魂得不到归宿。
屈原放逐,虽然近在汨罗,但是咫尺若天涯啊!郢都是他回不去的乡愁,所以能有《离骚》之美。因为那种与自己熟悉的热爱的事物有了一段荒寒的距离,自己珍爱的失去的,都不能再拥有,在那个世间再也没有一种精神的支柱,他似乎明白一切,却又无力改变一切,所以发而为辞,痛彻心扉,至今感人。
陶渊明有短暂的出仕记录,但是这样一个闲云野鹤一样的隐士是很难适应当时那样一个污浊的官场的。我就在想,幸而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否则,也许人间多了一个好官,却少了一个不世出的大诗人,那样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才是真正的亏缺啊!幸好,渊明回到了柴桑,回到了那片树林阴翳的村庄,他短褐穿结,却怡然自乐。
李白出蜀,背井离乡,想寻找更加广阔的天地,不论求仙问药,还是隐居终南,抑或致信韩荆州,都是一种对梦想的渴望,在他乡人的性情得到释放,人的理想得到滋长,故愿意放下身段,为平时所不能为,不论这事能不能成,你已经成了。李白的大失落,在于做官而不得,发而为诗,因此可以嬉笑怒骂,可以上天入海,可以天马行空,汪洋恣肆,写出中国诗歌最大气最磅礴的诗篇,因为有大失落,故而于诗中补足。我不禁腹黑的说一句,幸而李白有大失落,不然我们也需要失去一位诗仙。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想做一个好官,然而却被造化作弄,故而忧国忧民之心弥坚,锤炼的诗歌更加沉郁顿挫成熟,他的诗歌在流浪中成熟,写自己,写苍生,写尽人世,登临绝顶,却又能俯首苍茫。
东坡,稼轩,一个被不停地流放,一个被差遣到赣水之畔。但是他们都能在大起大落中守住自己那颗诗心,然后在峰回路转前路茫茫时笑对红尘。近千年之后我们仍能感受到他们的那一份热爱与温情,还有豪迈。
王冕远离名利,能在穷乡僻壤守住那颗初心,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每每读到这首诗,我都感动的想哭,这得有怎样的自信才能写出这么入心的诗句。有人能摆脱利益的诱惑,却摆不脱名的虚荣。而王冕他什么都不需要。画自己的画,写自己的诗歌,种自己的菜,宽袍大袖,戴着古时候的高冠,任由别人笑他。还有唐伯虎,“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可见流浪除了地域的远近还有心灵上的远近,也正如陶潜所说,心远地自偏。只有你的心灵能做到不为眼前事所累,你就可以心远地自偏了。
当然若能永怀赤子之心,不经历波折,在文字的世界里徜徉,那是很多人的梦想吧。然而,世事造化弄人,总不会让你一帆风顺,你只有在逆境里前行,你只有在逆境里修行,从此岸到彼岸,直到永远。文者诗人,一切的文艺家在精神上都是流浪者,有些人似乎找到了“家”,有些人终生都在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