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语Know the Elephants

大象参考书1——The Flexible Giant: Seei

2017-08-19  本文已影响27人  象语KTE

本系列文章以书籍的简介和图表为主要内容介绍。秉着好图胜千言的原则,以图说文。但这种形式的写法会造成知识点零碎、内容结构松散、上下文无逻辑等问题,请见谅。

The Flexible Giant<灵活的大象>一书富含整全观思想,内容整体性强,具有科普性、启发性等特点,适合作为大象科普宣讲的参考书目。

作者根据Sikes书中照片绘制,体现大象取食生态的广幅度

“The question is not what you look at — but how you look and whether you see.” - Thoreau

这是一本很短的书,或者可以看成是一篇比较长的大象科普文。本书著于2003年,作者Craig Holdrege博士的背景是永续教育sustainability education,他也是The Nature Institute这个组织的联合创始人。作为一个以永续和教育为宣扬主旨的作者和组织,他们是以定性和整体的眼光来理解自然和科技的,本就属于哲学范畴,是形而上的。

示该书作者的其他著作,以及组织的Logo

作者除了灵活的大象一书外,还著有不计其数的书文,如像植物一样思考Thinking Like a Plant、成为树懒的意义What Does It Mean to be a Sloth?、长颈鹿的长脖:从进化故事到生命整体The Giraffe’s Long Neck: From Evolutionary Fable to Organism等。乍一看书文的题目,感觉都带有浓重的整全观holism思想,但翻开书、再打开书后的文献去看就会发现,这些书文都是在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引用文献、组织文章,作为科研文章概述和文末结论部分的文字完全没有问题。而且由于作者教育学的背景,文字在很大程度上能引导人们去主观思考,而不是纯粹地灌输知识。作者也是一名自然绘画爱好者,书文中的插图很多为自绘。通过文献考证和野外观察、理解、绘制这种再创造的学习过程,自然而然会产生一些新颖的想法。但正如他文中对自己描述一样,他选择的是“描绘,而非解释”“portray, rather than explain”(歌德<科学研究>, 1995),这样的书文内容让人更多接收到的是事物之间复杂的联系,而非有因有果的假设证明。

<灵活的大象>一书也是如此,完全不是哲学类的书籍,也没有过于主观性的代入,综述了很多行为学、生态学、解剖学的实证证据。非常适合将其作为大象科普工作者的参考书目之一。

下图示目录,包括章节象鼻与灵活性、终生生长与社会联结、敏锐的巨人、人象的相似等

该书从一些局部的问题展开思考,始终不失去对整体的联系。为避免因过度深入每一个细致末梢问题而丧失整体联系性思考的视角,Craig会不断问自己一些问题,比如“who are you, elephant?”, “How does this relate to the whole?”等。

作者论何为整体地看待生命体的存在(下)

上图示大象柱状肢体(后腿)与人腿结构的相似之处,以及与马后肢的区别 当一些学者试图从生存力的角度解释大象的柱状肢时,作者因认为此类说法无法解释同样生存得体、属于缓行动物、却拥有弯折肢体结构的犀牛,遂放弃此类解释。他认为这种单调的因果关系不是他所追求的真相。 上图为河马与亚洲象骨骼示意图的对比 上图引述Shoshani,以表明大象生存能力的灵活性,“在长达5年的干旱期间,80%以上的适应沙漠环境的哺乳动物死了,然而据调查没有一头沙漠象死去。”

以灵活的象鼻一章举例,象鼻的灵活可以深究到每一块肌肉的类型、肌肉间的联系。但从整体来看,象鼻的发展是与整体存在的灵活息息相关的,比如带来了取食行为和生态的灵活、社交行为的灵活、学习能力的灵活、甚至是大象终生生长、雄象性征发展等方面的灵活。

动物的一部分发生变化,整体存在都会变化。

下图为书中引Moss等人对幼象象鼻的记述:“即使是刚出生的小象Ely,也总是摆弄自己的鼻子、试图去抓握,就像在驾驭一根失去控制的胶皮管。Ely每天会花大量的时间使象鼻上下摆动、画圈,或是塞进嘴里、吸吮。渐渐地,他的两个鼻指可以推拉木棍了,然后终于有一天他能够捡起一根木棍了。他获胜般地挥舞着木棍,像指挥棒一样。随着一系列表演的结束,他放下了木棒,离开了。”

下图为引自J Poole的记述,当观察一大群象的时候,小象抓住人眼球的不仅仅是它们迷你的体型,还有它们那无处安放、飘忽不定的象鼻。

书中有不少内容在论述大象与人的相似之处,这是最容易让人理解大象与众不同的部分。大象有很多方面与人相似,而与陆地四足哺乳动物差异甚大,比如极度灵活的器官(象鼻与人手)、取食方式(灵活的器官将食物放入口中)、颅骨形态(短下颌高额头)、乳房的位置(胸位)、长直的柱状肢、寿命、繁殖的投入、哺育的投入、终生的学习能力、成年后的娱乐行为、面对死亡的仪式行为、家族的紧密联结、情绪的同理能力、对自然的主宰能力等众多方面。

上图为作者绘制的象、人、马颅骨对比的示意图,可见大象与人有着相似高额头、短下颌。 上图为人、领航鲸与大象脑对比的示意图,表现大象发达的颞叶,暗示其与大象发达的嗅觉、听觉以及空间记忆等能力有关。

该书还摘录了很多其他书籍的有趣描写,择选一些作为结尾。

几个关于大象掩埋行为的记述:

Moss记录到非洲象用土、树枝或棕榈叶覆盖大象残骸的行为;Sukumar记录到亚洲象面对摔落的人类,用泥和树叶将其掩盖;

J Poole关于大象悼念仪式的记述,还包括对后足仪式的描述。面对死去的同胞,大象会静默地靠近、触碰、嗅闻尸骨,且时常采用倒退的方式接近、用后足触碰尸体。大象会用前足去杀死敌人,却用后足去唤醒幼象、触碰死尸,对于后足的敏感性还存在很多谜团。

下面为一些体现智力行为的引述:

Shoshani和Eisenberg认为动物的智慧体现在面对初见的、无法预见情形下做出的快速且有效的行为。这一定义假定了终生保持的学习能力。

下文为Poole对大象后足触觉感知的记述:一次,她向一头青年雄象扔掷了一只橡胶人字拖,该象先用牙尖去戳了人字拖,然后将其挑起放入嘴中,用巨大的舌头反复地翻面并轻柔地嚼。几分钟的检查过后,他将拖鞋扔到了身后,并缓缓地倒退靠近,以两只后足从各个角度触碰拖鞋。

下文记述Poole描述大象能用物体异常准确地扔掷向她,包括大石头、木棒、Kodak胶卷、拖鞋、角马骨等。

下文记述Williams观察到年轻的圈养亚洲象会用粘土封堵住佩戴的象铃,这样便可以安静地享受一晚香蕉宴。Shoshani观察到一头非洲象会将树皮攒成球将水洞堵上,并用沙土将其覆盖,之后再移开覆盖物喝水。

本书介绍完毕。

该书下载地址:

http://natureinstitute.org/pub/persp/2/elephant.pdf

购买地址:

https://www.amazon.com/Flexible-Giant-Seeing-Elephant-Whole/dp/0974490601

鉴于笔者不常更新公号,有些消息就错过了无法回复。欢迎热爱大象的朋友加微信holmesx。关于大象的问题随时欢迎讨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