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读书|| 金融帝国-贝莱德读后-11-ETF受到追捧

2023-06-07  本文已影响0人  行者言午

ETF,追捧与危险。

早在70年代,经济学家们就分析了风险与回报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了投资者应该对整个市场进行投资的结论。他们通过分析得出结论,长期来看,无论基金经理多么聪明,都不可能战胜市场。

因此富国银行的金融工程师早在1971年就设计出了第一个跟踪股票指数的投资组合。

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曾经这样评价,过去20年中,金融领域唯一有意义的创新就是自动柜员机ATM。而回顾过去的40年,有意义的创新还有一个,那就是指数基金。

现在指数基金膨胀的如此之大,以至于由基金经理进行积极控制的投资基金逐渐成为了少数。

指数基金在这些年进一步发展,发展出了一个新的投资工具,交易所交易基金ETF。

它结合了指数基金的优势,可以低成本的投资一篮子股票,还拥有类似个股的优势及基金份额,可以像个股一样进行交易。

指数基金被设计的初衷是将正常收入者转变为长期投资者。但是目前的形势发展看来,ETF可能已经背离了初衷,反而会诱使小投资者的投机。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首次出现原型以来,到2000年,全球范围内ETF还不足100只,到2010年底就已超过2500只。到2019年,投资者向全球7000支ETF投入了约6万亿美元。

2006年英国巴克莱银行接管了德国联合抵押银行的etf部门,从而成为欧洲市场的领导者。2009年,贝莱德公司又以135亿美元的交易价格接受手了英国巴克莱银行旗下从事ETF业务的安硕公司。

目前安硕公司在美国的市场份额约为40%,在欧洲则高达45%。每天美国股票市场上至少有1/4的成交量是通过ETF交易实现的。而更有一半以上的成交量受到ETF的影响。

读书感悟:

ETF这种金融产品在这些年真是风起云涌,迅速的成为交易市场上的新宠,受到广大投资者的热烈追捧。

但事情往往如此,一件东西最早设计的初衷是一回事,但随着事物的演变,慢慢的这种初衷可能会变得走向了事物的反面。

就也许就是我们大家经常所提的不忘初心,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活着活着,就变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还有就是屠龙的少年,往往早晚有一天就会重新变成恶龙一样。事情往往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发展发展的过程中就改变了原本的模样。

ETF这种金融产品最初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进行长期投资,但演变着演变着,就成为了一种新的投机工具。

ETF这种金融产品最初是设计的方法是跟踪一揽子股票的成分指数,演变演变着就有一种独立于成分指数而存在,更容易受到人为操纵的趋势。

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