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2020-08-19 本文已影响0人
偏茶一隅
很多事情,知道有知道的好,不知道有不知道的好,只是我们对苦的感受十分深刻,才会觉得时时不如意,时时身在苦处,也因为我们时时对比,时时对曾在生命中划过的事物不能忘怀。
人们因为懂得对比而不断创造发展,追求幸福,但也因为这种对比使我们产生了无限的苦痛,失去了一种独一无二的对待当下事物的心,失去了一种专注排他的能力,我们无法安心于当下,自然这个“当下”便不能完整地将自己交付于我们。
我们当下的苦痛,不会因为知道而产生,也不会因为不知而产生,其根源还在于一知半解之间,当下知道的那些,便已然知道了,若想在知道的基础上免除苦痛,能做的,便是用力去做到“全知道”。而这种“知道”并不必与其有多紧密的连接性,打个比方说,你担心有一天会下雨时,未必就一定有把伞才可以,也可以造个避雨的凉亭,甚至造座宫殿也行。又比如,你想渡河过去,未必真得学会游泳才好,扎个竹筏,搭座小桥也行。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积累的方式有千万种,把视野开阔些,会发觉,大与小是可以融会贯通的。像人的烦恼与智慧一样。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