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了“洪荒之力”后,终于你们把目光从成绩上移开了
我爸曾今有一次无意中说了一句话:只有产生了经济价值,你在这个家里才有地位。这句话可能他自己已经记不得了,可是却鬼使神差地进入我的心里面,这两三年以来,我在找着自己产生了多大的作用,对自己,对别人,对社会,可惜得很,我还是普普通通的九零后,和所有九零后一样,没什么特点,也没什么作用,除了在网络世界里推波助澜和煽风点火之外,没发现自己在现实中产生过什么有意义的、值得记住的“丰功伟绩”。
再看看现在参加里约奥运会的运动员,特别是释放了洪荒之力,一枚九六年的妹子,表情丰富的傅园慧,她说鬼才自己到自己经历了什么,也就是说她自己过得不像人,可以想象得出那种地狱式的训练生活。记得很早以前看过一些披露中国训练运动员的十分不人道和凶残的方式的报道和文章,再看看每一个被授予光环套上“振兴中华”巨大历史任务的运动员,他们都很不容易,那个孙杨每一次获奖都要找个人抱着痛哭,屏幕面前的看客们,除了调侃或者安慰或者激动,可能永远无法知道那个时候为什么一个大男人会哭得像个小孩子。
以前有个同事怀胎九月,羊水破裂的那一刻还在电脑前淡定的写报告;某些小有成就的公众号写手说到自己拼命努力写作码字,终于文章100000+以后,却得了颈椎病,没有对自己健康的惋惜,反而很自豪:你们看,要写出脍炙人口的东西累出病很正常……还有一个简书上每天只睡三个小时其余时间拼命充电学习工作写工具文的大神,由衷佩服他的那种毅力和韧劲,我做不到。
中国人以累瘫在工作岗位上为荣,以为工作累出病为荣。甚至早些年还有一个胃药广告词是这样的:胃病?光荣!肯定是忙工作忙的。
为什么要累到得病了才觉得是努力了,不得病就不努力吗?伏案工作很辛苦,终于累出颈椎病,就像是上战场负伤一样光荣,这种病态的成功逻辑让人骇然。说一个简单的道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早些年人人网还十分流行。我在上面已注册过一个账号,有一次也分享了一篇汇总了网友们总结自己这辈子最拼命的一次经历,看完以后感同身受,努力奋斗专注的那种感觉就像吃绝味鸭脖,痛并且快乐着。不过这种感觉只要一次就好。马云也说过,如果有的选择,打死他都不会再去创立阿里巴巴。
成功也就是一次次卑微艰难地积累,还必须得天时地利人和,就像起义一样,即使你牛逼哄哄,可是历史不选择你,任你再牛逼也没用。
还好,现在媒体大多数都把目光放在了王者归来的帅哥孙杨、“地球上最不适合穿衣服的男人”宁泽涛、表情帝傅园慧还有女皇吴敏霞这些有颜值有梗有料爆的运动员身上,不再计较奖牌数量,就连解说入场式的白岩松也变得诙谐幽默,解说功力直逼段子手,“鸡蛋炒西红柿”的中国队终于走下神坛,走到了正常人中间,原来他们也是一个个和我们一样会哭会闹会犯错的普通人。
我宁愿看到大家都在讨论各种污,各种逗,什么像G片一样的奥运会,什么孙杨朴泰桓CP,什么面瘫脸的冠军们,都不愿意再像歌功颂德一般地去尽力鼓吹得了奖牌多骄傲,没得奖牌多失意,这样的舆论压力不光是对着运动员自己,对着中国代表队,其实也对着其他国家的人民,好像在向全世界宣布:只有中国如此介意自己的奖牌,如此介意自己的排名,因为几百年前”东亚病夫“的耻辱从一种民族集体郁结,已经变成了一种心理惯性,一种弱者心态。
我们听到刘翔说,谁说黄种人不能拿到奥运会前八,我就要证明给大家看,我是奥运会冠军!这句话很燃、很励志,让我们一次次像高潮般地注入了麻醉药一般的精神鸡血,可是鸡血打多了会得病,一种“不得奖牌毋宁死”的偏执型自尊障碍。
我还是愿意做个正常人,也真正希望周围越来越多善待自己和善待别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