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242)

2021-09-30  本文已影响0人  fe4e49a813e1

也谈“闲”字

——《记承天寺夜游》文本解读

卢小林

暑假里宋老师引导我们解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为了更全面的了解苏轼,我阅读了朱刚与王水照撰写的《苏轼诗词文选评》,较为系统的了解了苏轼各个时期的写作背景。苏轼前半生因才华名冠天下,后半生因才华一贬再贬。黄州、惠州、儋州成就了一个千古“苏东坡”。

《记承天寺夜游》,一篇作于元丰六年,即1083年的小品文,文章虽只有85字,但是记叙文的六要素样样不少,叙事简洁,描写如画,抒情自然生发于叙事、描写之中,紧扣一个“闲”字来写。历来解读文章的师者们都会从“闲”来解,我亦不例外,借用“闲”字了解更为真实的苏轼。

闲事。为何说承天寺夜游为闲事呢?苏轼元丰三年二月被贬黄州,当时暂住定惠院,不久在友人的帮助下,开垦了荒地,建了临皋亭和雪庐,过上了一段自给自足的“闲适”生活,也是在经历人生第一次动荡之后的心理调适期,他要慢慢地找到自己和朝廷之间的平衡感。这一时期也是苏轼文学作品成就最高的时期。“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农历的十月多,近乎深秋初冬时节,晚上凉意岑岑,作者都准备睡觉了,然而看到“月色入户”,月光从门里照进来就一下子打消了作者的睡意,“欣然起行”,看到如此澄澈的月光内心非常高兴,打算闲游。“念无与为乐者”,作者考虑近旁家人没有谁能够同他一起欣赏月色,缺少知音,体现了苏轼作为知识分子的孤独。于是就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是元丰六年刚刚被贬黄州,暂居承天寺。作者没有考虑张怀民有没有休息,“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两个同命相连之人,都没有睡。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所写的“月夜闲游”一事,真可谓是“闲事”一件,然而却也体现出了两位失意的政坛文人,闲居他乡而没有陷入自我悲伤的坦荡心胸。

闲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这一句从整体来写月光倾泻院中,带给人的一种错觉感受,像水中的各种水草,交错纵横,从视觉上来说这一句是作者低头俯视院中所看之景。当他抬头仰视看到竹、柏,“盖竹柏影也”,原来是竹、柏的影子。作者在这里巧妙的营造出了一种视觉上的错位之美。借助水草写竹柏之影,借助竹柏之影写月色,比喻之巧妙,一句就点出了月色空明、澄澈之美。看上去作者似乎真的是误看了,闲来之美景,不在多,一句足矣!

闲情。苏轼在《文说》中评论自己的文学创作,书言:“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承天寺院中一语绘景,可谓“不择地而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可谓“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所谓“常行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起于行,止于月,起于藻荇,止于竹柏。景如是,人亦如是,起于苏轼,而止于张怀民,只有他和张怀民有赏月闲情。我想,作为元丰三年被贬的苏轼比元丰六年被贬的张怀民肯定更了解被贬之人的心情,苏轼是以过来人的身份在月夜给友人以宽慰,适应比郁郁不得志更重要,活在当下,眼前美景不是更值得欣赏吗?“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只是我们就是那有闲情欣赏之人,由此可见苏轼之闲趣,是发自内心的,他天生就有非凡的自嘲精神,这是他在自己坎坷人生中找到的一种平衡点。人生再苦,苏轼都能自适其适,自乐其乐。

闲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他们两人真的是闲人吗?真的想做闲人吗?他们之“闲”,是被迫赋闲,想有所为而不能为,因此是身闲,心也闲。当一个人真的闲下来的时候,就会关注日常忽略的东西,就会拥抱自然,注意一些细微的变化。同一时期苏轼的另外一篇文章《书临皋亭》,“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几上,白云左绕,清江右洄,重门洞开,林峦坌入。当是时,若有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惭愧惭愧!”有幸做万物的主人,天地对闲人的馈赠又何其少呢?当懂得感谢天地之馈赠!

《记承天寺夜游》文章虽短,可以悟的东西甚多,作者留白之处,可以让读者不断思考、品味。“闲”字丰富的内涵,我想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当是苏轼豁达坦荡的心胸,能自适其适、自乐其乐的心态。留下一份志向等改日再报吧,且来享受这自然的馈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