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记(三)
听着慢悠悠的佛曲,喝着热乎乎的香茶,想着三世的因果事。这是我每天“很不精进”的修行早课。
佛教讲因果。如果你相信因果,那么你离佛已经不太远了。
佛教还讲“业报轮回”。
业,“造作”义。人在此世的造作必然会对下一世造成影响,这是一种很有力量的趋势。这种趋势力被称为“业力”。“业力”是一种既与时间相连,也与善恶显著相关的力量。
业,有善恶之分,也有不善不恶业。业,还有身、口、意的分别。佛教有“十善业”的说法,也有“十恶业”的讲法。“十善业”与“十恶业”是相对的概念,知道了“十恶业”,“十善业”自然也就明白了。
“十恶业”,具体指的是:杀、盗、淫、恶口、绮语、两舌、妄语、贪、嗔、痴。
“十恶业”有“身三、口四、意三”的说法。
“杀、盗、淫”三业是身恶业,指身体造的恶业。
“恶口、绮语、两舌、妄语”四业是口恶业,是嘴巴造的恶业。
“贪、嗔、痴”三业是意恶业,是心造的恶业。“贪嗔痴”被称为“三恶根”。足见拔除“贪嗔痴”有多难。
“十善业”是“十恶业”的相对概念。具体指的就是:不杀、不盗、不淫、不恶口、不绮语、不两舌、不妄语、不贪、不嗔、不痴。
其中“不贪、不嗔、不痴”被称为“三善根”,可以想到种善根有多么重要。
依佛教因果律,造“恶”业必然会有苦果,行“善”业一定会有乐果。苦,“逼恼身心”义,也说“烦恼”。乐,是“苦”的相对概念,指“解脱身心烦恼”。
行善因得乐果,造恶因尝苦果。普通的平凡人都是有感受的。
静下心来,观察自己的三世因果,我看到了自己的障碍。
自己的嗔气,还是比较重的。遇到了憎恶的事物,容易愤怒。有时,心里想到了都会不平静。
显然,这是一种“恶”,心意上的“恶”
其实,这就是一种苦,是佛说八苦中的“怨憎会”苦。
我相信因果。
我又何必自造“恶”业,自寻烦恼呢?
还是心太痴。
现在,我心里已经很少“冒”嗔气了。
即便有时有那种苗头,只要自己深深地呼出一口气,然后静静地吸一口气,也就清净了。
合十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