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静庵书院

禅个什么

2019-01-15  本文已影响7人  迷悟无常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人们很容易把注意力放在外在的物质世界上,忽略了自身的精神世界,如果说个体是A,外部世界是B,而全部世界C=A+B的话,那么人已经忽视A世界太久了,这样造成的最大结果就是人以为世界B就基本上是世界的全部是,而真实情况是世界B只是世界C的一部分,世界A也只是世界C的一部分。缺少了A的世界C注定是个残废。如果从一开始就不了解世界A,也不了解世界A和世界B到底是以怎样一种关系存在,这一生又怎么可能得到幸福呢?又怎样能回答出我是谁呢?

第一部分 外部世界(活在无限与无常之中)

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引:外部世界就是世界的全部?

第一章 成功与竞争(甘地:地球所提供的,足以满足每个人的需要,但不足以填满每个人的欲望)

首先试着定义一下“成功”。知乎(百度):“成功,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汉语名词。同“胜利”。 释义: 它指达到或实现某种价值尺度的事情或事件,从而获得预期结果叫做成功。”

虽然这个定义看似准确,但它还不够完善。为了完善成功需要先请出成功的兄弟“失败”。在任何一件存在潜在成功可能性事件上都能找到它兄弟的影子即“失败”,成功和失败其实某种竞争的结果,如果说竞争是母体,那么成功和失败就是它的两个儿子。

因此定义清楚它的先决条件--竞争就显得很有必要。竞争首先要有竞争标的,比如考试分数、金钱、财富、名誉、比分、寿命等等凡是你能想到的实在的东西或者不实在的东西都可以试做一种竞争。竞争胜出者就赢得了成功与胜利,到达或者实现了上述目标。第二要有竞争对手,竞争对手可以分为个体或者群体,也可以分为自己或者外部对手,人们参与某种竞争人们也成为竞争对手之对手。第三竞争手段,可以提高自己的某种能力来取得成功,也可以是直接打击或消灭对手的某种能力甚至于消灭对手来取得成功。

竞争和成功之间的因果关系在被揭示清楚之后,可以看到为了取得某方面成功人们不得不参与某种特定的竞争,同时人们可以清楚看到竞争的结果必然是成功和失败同时产生。

基于人们对成功的定义之后我想很多事情人们都能看的更加理性,人们站在竞争的角度思考比如地位、名誉、健康、甚至于你春节回家七大姑八大姨对你的盘问,背后都有某种竞争的影子。都可以被分解成竞争标的、竞争手段、竞争结果。

人能避免竞争么?很遗憾不能,因为从生命起源来看,第一个DNA诞生之初就已经开始某种竞争了,要么在有限的生存时间内复制出下一个DNA,要么死去。但是可以尝试着将竞争分为基础(生存)竞争与欲望(虚荣)竞争这两类。

基础(生存)竞争:为了取得某种基础生存条件而被动参与的竞争。参与这种竞争往往是为了生存,这种竞争是不得不参与的。比如狮子和非洲水牛之间的竞争,水牛不跑或者跑不动就会被吃掉,狮子不跑或者跑不动就会被饿死。

欲望(虚荣)竞争:为了实现获取超出基础生存条件之外的竞争,比如对金钱、权力、名誉的渴求。因为外部世界竞争标的之无限性,导致这种竞争往往是具有无限性。自从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后生产效率与生产技术快速发展,物质条件已经大大改善,基础竞争很多时候已经不能满足人对成功本身的渴望,欲望竞争变成目前普遍在人类社会中的一种竞争。

竞争的代价,竞争就要付出竞争的代价,有些是显性代价、有些是隐性代价。显性代价即竞争标的,比如工人之间、工人和资本家共同竞争企业的利润,这类代价就是显性代价。但是参与工作的人付出了不同的劳动、不同的工作时间、承担了不同的风险、承受不同的心理状态这类代价就可以称为隐性代价。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如法律道德约束条件下,取得竞争成果最理想的方式是不劳而获,于是想法设法转嫁隐性代价就变的非常有必要,所以社会普遍存在剥削与被剥削现象。这种不劳而获的思想一直存在,当下成功学中流行一个叫做“财富自由”的名词,即钱去赚钱也是这种思想的某种体现形式。

竞争中的运气成分。由于世界本来的无限性与随机性,因此任何竞争都表现出相当的无常性即偶然性,即任何竞争的成败除了自身付出的代价(努力程度)之外还需要一定的运气成分。这里请不要忽略运气成分(人力不可控部分),人是有限的和无限的世界打交道难免遇到不可控的部分。

绝对成功的稀缺性和偶然性。绝对成功往往由于绝对的竞争,相对竞争可以是1VS1,也可以是1VS100的游戏。但绝对竞争可以说是1VS无限的游戏。绝对竞争大部分是欲望竞争,竞争对手可以大到整个社会,甚至大到整个外部世界,因此这种竞争的成功的概率会非常稀缺。同时为了赢得这种竞争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再加上外部世界的无限性,导致实际成功除了自身付出的代价还需要外部运气成分,进一步加剧了绝对成功的稀缺性和偶然性。

人们被欲望引导参与了竞争,因为外部世界竞争的无限性,有限的人最终落败,失败和死亡是终局。一场以结果论的人生终局早已注定,那人生的意义、竞争的意义在哪里?为了延续生命而牺牲生命,为了赢得而溃败,为了善良而邪恶真的值得?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结果早已注定,生命的意义如果仅仅依托结果而存在将变得相当的无趣,因为更长的生命时间是以过程构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那些无限的外部世界真的值得么?

第二部分 内世界(活在有限与当下之中)

引:人们需要一个完整的世界

第二章 认识自我

为了建立一个完整的世界,需要先定义一下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外部世界,能被人感知到的那个部分可以称之为外部世界,即客体世界。内部世界感知能力本身即主体世界,古代的哲人都对这种东西有过描述,感知能力可以叫心、道或者灵魂。(参考金刚经、心经、道德经、理想国、论语、孟子、王阳明心学等)

找到自我的方法。观自在、观自在、观自在。找到自我的方法就是静观。通过静观来找到“观”本身。

第一章 感知能力

通过感知能力使人可以认识世界,”用佛陀的话来说“心”;用老子的话来说“道”;用苏格拉底的话来说“灵魂”;用孔子的话来说感知能力叫“生而知之者”的“知“;”王阳明的话来说“知行合一”的“知”。

感知能力代表什么。试着解释一下,感知能力跟磁场磁力一样很可能不仅仅是一个三维空间的产物,铁来了被磁场作用产生磁力,铁拿走了磁力消失了,磁场还在么?而磁力是用(功效),磁场是体(本体)。人的身体很可能跟那块铁差不多。佛说以指指月,偏偏有人围绕这个指转圈圈,所以不要纠结会意会就行,有天咱们去见马克思了自然知道离开身体人是怎样的存在,就像离开铁磁场是怎样的存在是一个道理。从某种角度来说人们就是这感知能力,是一种能量、一种场。

现在人们再来讨论一下身体这块“铁”是怎样受到感知能力影响与外界交互的。基本上任何一件身边发生的事人们都能感知到,只是有些事情人们选择了忽略,而有些事情人们选择了处理。举个例子,一个人在一个大汽车站里,人来人往,突然出现一个美女或者帅哥从他身边经过,他因此可能产生了“初恋”的感觉,或者一个乞丐突然出现,他因此可能产生了“厌恶”的感觉。通过眼耳鼻舌身等器官(BAIDU唯识论)接受了信源之后就可以产生酸甜苦辣、光明黑暗等感觉;通过意(脑)接受了信源之后,就可以产生想象思维等;通过胸腔(佛教末那识,黄庭禅对此有较为准确的解释)接受了信源之后,就可以产生喜怒哀乐等情绪(所以佛教里面叫这一识是染识)诱发人们作出各种行为,而这一切感觉、思维、情绪都是人们感知能力接触外部世界后的表现,感知能力本身即阿赖耶识。在理想国里苏格拉底也有类似的解释,苏格拉底把人的灵魂分为欲望部分,情绪部分和理性部分,而这三者统称为灵魂。

第三章 情绪

在一切由感知能力接触外界产生的感觉中(从某种意义上说感觉本身就是一种隐性行为),人们可能认识最肤浅的就是情绪。人都知道自己有情绪,这种东西在日常生活中很普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人们大部分行为是受情绪控制,而不是受理性控制。那么情绪是怎样生起又是怎样影响人们的行为呢,首先人收到外部世界信号的刺激,然后人通过先天或者后天的认知把这类信号归类,一方面是对自己有利的,一方面是对自己不利的。如果人的认知判断外界信号表达出的是不利情况,人们往往产生负面一类的情绪,而如果外界信号体现出的是有利情况,人们往往产生积极一面的情绪。判断这些情况是否有利或者无利往往与人们个体偏见有关而不完全与理性正义有关,这类偏见有一部分是先天的、有一部分是后天的。人们会不断取舍判断来自外部世界的信号,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受情绪驱动人们又不断做出各种显性行为。注意这里感知接受信号、判断信号产生情绪(其他感觉也是一样的)是几乎同时发生,情绪同时影响人们的后续行为。就好比人们吃到一个辣椒,人们立即产生辣的感觉,同时辣会让人们要找水喝。在人真正感知到酸甜苦辣与喜怒哀乐之前,这些感觉到底是什么根本无法想象。这也是说食不饱的意思。这也是王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的本意,知并不是知识。

人的行为动机来自于情绪或者其他感觉,情绪来自于对于外界事物的下意识判断,对于外界事物的下意识判断的源头来自于人趋利避害的动机。动机在基础阶段是满足生存的需求,而经过后天社会观念的强化(熏习)变成了欲望。人被欲望控制,被鼓动出了各种情绪,收情绪鼓动参与了太多多余的竞争,而竞争的带来成功或失败的结果又催生新的情绪,如此往复轮回。

第四章 修 炼

修炼的目的是摆脱欲望与情绪的束缚,重构内世界,实现整个世界的完整,达到自由解脱完整的状态。修炼的方法在于回归感知能力本身:“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即是般若三昧”。

不带偏见的感知本身就是人性),是智慧观照、就是心性、佛性、就是道。它的特点就是如如不动了了分明,没有偏见的感知能力就像一面镜子,没有一切事不可照,没有一切事不可知。摈除带有偏见的感知,消除得失心即欲望,是戒。持续不带偏见的感知,是定。因养成不受外部世界影响而产生偏见的习惯,是慧。

那么什么叫不带偏见的感知本身?“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身似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通过这两句我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外部世界什么是不带偏见的感知本身(真如本性),“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的主语,而谓语是“身似菩提树,心似明镜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真如本心,“身似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是外部世界(脑子里面的幻想),知道这一点才算修炼的开始。因此弘忍大师评”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在门外,未入门内。”

不带偏见的感知本身一直就存在再每一个人身上,这个能力让我们有感知认识世界的能力,同时也让我有分辨世界的能力。

所以佛说修炼,其实无可修炼,只是让自己知道自己是怎样一种存在,不带偏见的感知即是修炼。有个修炼法门是从情绪入手,一旦情绪发起都是修炼的契机,应为一切情绪发起都有分别取舍的动机。当情绪起时,向内感知胸口气息就寻找就可以找它们,它们既是烦恼也是菩提,借助它可以修炼不带偏见的感知本身。可惜的大部分人连自己是怎样迷失在情绪里都不知道就更不用说借助情绪修炼了。

修炼的目并不是不起一念一情(枯禅断灭像),而是不让偏见左右影响感知本身,让世界(即感觉)呈现自然而然的样子而已。一个人认识到世界本来的样子才有可能做出真正智慧的行动,而不是受迫于欲望(得失心)与情绪,得到解脱。不带过去现在未来的偏见、不带善恶的偏见、不带得失的偏见、不带美丑的偏见,不带一切偏见时当下世界会自然而然的显现(这也是中庸之道)。

金刚经:“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因为对于感知能力来说即是自我所在,外部世界中不存在第二个感知能力,并没有一个外在的道可悟。

大学:“格物致知”,也是格自己内心中的得失分别,其余没有外物可格。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道不远人“,人没有办法通过皈依外部的无限世界,参与无限竞争,受无限欲望与情绪控制而得道。

人可以皈依内世界,发现自己就是道,不起分别静静观察,看花开花落、看世事无常。一念离欲离得失离是非离美丑离好坏离竞争离刀光剑影,则念念离欲离得失离是非离美丑离好坏离竞争离刀光剑影,生命的一切含义都将在当下的体验之中得到诠释。

如同那朵花,它只是开着,它不管明天会怎样,也不管过去会怎样,它只是开着,诚实的感知着享受着当下赋予的一切,诚实的感知着生命赋予的一切!

禅是寻找感知能力的方法,禅定是不带偏见的感知世界的状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