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周长”中的发现与发明
在一节课的学习过程来说,应当是感知、思考、交流等环节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这种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并不是依赖教师告知的过程,而是学生自己逐渐“自悟”的过程,是一个从开始的迷惑逐步走向清晰的过程。其间,至少应当包括四个层次:
(1)明确问题,产生动机。(2)过程方法,获得结论。(3)多样比较,错误辨析。(4)关联应用,总结提升。
一、明确问题,产生动机。
学习过程起始阶段的感知,通常是学生利用感觉器官获得信息的活动,比如观察的活动、操作的活动、倾听的活动等。感知活动中伴随着思考活动,初步的思考活动通常是在疑惑、想知道等心理因素驱使下形成一个或一系列问题,同时伴随着对这些问题价值的判断,以及对问题答案一解决策略初步的想法。
在初步感知与思考的过程中,应当给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同时能够有机会了解别人的想法。
二、过程方法,获得结论。
在学习的过程,第二次循环过程的目标指向前面产生的猜想和设想,目的是求解和证实,因此感知与思考活动,就是围绕寻找理由或者证据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而开展的。
在学生的表达过程中,自然会出现与教师预设不同的内容,自己不同的可能是学生正确的自创,也可能是荒谬的错误。如果在成人世界的工作活动或者学术活动中,荒谬方面的错误通常是要努力避免的。但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来说,无论是正确的自创,还是荒谬的错误,都应当成为进一步感知和思考的对象,是进一步学习的资源。
三、多样比较,错误辨析。核心活动在于各式各样不同理解与比较,同时包括错误的辨别及其原因的分析,通过表达和交流逐步形成相对统一的认识。
四、关联应用,总结提升。关联与应用自然适应关系识别作为核心活动,及目的是把以上学习活动中形成的结论或者方法,与其他知识与方法建立联系,与人的实践活动建立联系。
以上四点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学习过程。是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推广应用的一般认识论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