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 | 《活下去的理由》

2018-09-10  本文已影响69人  萧子柔

虽然在变态心理学上学过“抑郁症”的表现和治疗,掌握了理性知识,我并未亲密接触过抑郁症患者,也缺少直观体验。这本书的作者身患抑郁症,从他的笔下我确实能感受到抑郁的痛苦。这本书或许也能给患者和亲友以安慰——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但是,本书决不能代替抑郁症的科普书、教科书。里面更多的是作者的私人体验。可以通过本书理解抑郁症患者的感受,但不要把里面的个人体验当做关于抑郁症的“真理”。(比如作者认为吃药阻碍了其康复)

抑郁症的感受

对药物的恐惧

患者对于吃药都有抗拒,但吃药始终是最有效的。作者这里的经验是错误的。不过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理解为什么患者不愿服药。

应对抑郁症

如何陪伴患抑郁症或焦虑症的人

  1. 要知道你是被需要、被感激的,即使表面上看起来不是这样。
  2. 聆听。
  3. 永远不要说“振作起来”或“高兴起来”,除非你会提供具体、万无一失的操作方法。(“严厉的爱”不管用,老套的、温柔的爱就足够了。)
  4. 抑郁症是一种疾病,如果病人说了一些无心的话,要体谅他们。
  5. 教育自己。要了解最重要的一点:对你来说很容易的事,比如逛商店,对抑郁症患者也许是不可能完成的挑战。
  6. 别认为这是你的错。别把抑郁症当成流感、慢性疲劳综合征、关节炎。病人得病不是你的错。
  7. 耐心点。这个过程不会很轻松。抑郁症有涨落、起伏,不会保持一个状态。不要把某一个快乐或糟糕的时刻当作痊愈或复发的证据。打一场持久战吧。
  8. 接纳现在的他。问问他你能做什么。其实你能做的主要就是陪在他身边。
  9. 如果可能的话,解除病人的一切工作、生活压力。
  10. 尽可能别对病人的举动大惊小怪,这会更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个怪人。躺在沙发上三天不起?不拉开窗帘?因为决定不了穿哪双袜子哭个没完?那又如何,没什么大不了的。“正常”其实是主观的,没有什么标准答案。这个地球上有 70亿人,就有 70亿种正常。(如何陪伴患抑郁症或焦虑症的人 - 位置 873)

延伸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