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龙虾历险记
随着夏季的到来,吃货们又开始按奈不住蠢蠢欲动的心情,或三五成群,或邀朋唤友,一块逍遥在各地夜市的大排档、烧烤摊、酒肆饭店等。
灯火通明的夜市讲起夜市,大家眼前肯定会有这样一幅景象:几个大糙老爷们光着膀子坐在一张桌子上,叫老板先上几瓶冰啤酒,点几个拿手好菜,到对面烧烤摊再叫上几十支串串,一边撸串,一边大笑着划拳喝酒。只有眼前的市井烟火气,什么也不用想,把白天的琐事、杂事、痛苦事都通通丢到一边。
随着夜市文化的兴起,生活水平质量越来越高,人们开始慢慢不在吝啬于一餐一顿的饭钱,都很乐意在白天劳累繁忙之后,在午夜跟着家人、好朋友一起出外下个馆子、吃个夜宵,放松放松。
而我们文章今天的主角就是:人见人爱的
小龙虾。
美味的小龙虾嗯~,看着就很美味,吃着也是确实是味蕾的享受。
于是小龙虾这场餐桌上的风暴很快从北方的黑龙江刮到南方的福建、海南、台湾等闽南地方,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革命”就这样席卷全中国,毫不意外, 小龙虾在这场味蕾的战争中大获全胜。
餐桌上的“红家军”下面,我们来调侃下有关小龙虾的小知识。
01小龙虾的前世今生
近几年小龙虾在中国餐桌上很受欢迎,风靡一时,在夜市的桌子上差点抢了烧烤的C位。那么问题来了:小龙虾是中国的原住民吗?
我有疑问?答案肯定是:不是。其实小龙虾最早原产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墨西哥湾等部,一开始也是常用的料理材料,所以清楚了吧,小龙虾其实是妥妥的国际外来户。直到1927年被日本人引进作为牛蛙的饲料,又大约过了两年,才被引入到中国内地大陆。
懂,I,m come from America.小龙虾走上夜市餐桌一霸的C位之路,一开始还是很曲折的,因为小龙虾喜杂食,看见小鱼吃小鱼,遇到小虾吃小虾,饿得急了,甚至连河泥都吃,适应能力一级棒,繁殖能力又强,很快成为当地河溪流域的一大恶势群体,数量呈几何倍增长。
有人就会问:当时的人为什么不逮着吃,这个主要还是厨子的技术不够,因为小龙虾肉少、土腥味重,人们一开始没有把其当成食物看待,还是保留日本的做法,当做饲料,只不过是:喂猪。
就这样,小龙虾制霸河溪流域整整二十多年,而中国人拿它一点没有办法。直到八十年代一位隐藏在民间不愿意透漏姓名的厨师,在一个神秘的日子里,突然灵感一闪,用白糖加啤酒,油焖小龙虾,一啖怼过去,啊,那味道怎一个酸爽了得。
小龙虾突然从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变成了人人爱的特色小吃。后来,中华众多劳动人民凭着自己的智慧,在清蒸、油焖、蒜蓉三种基本口味下,又陆续开发创作出干煸、椒盐、麻辣、酱香、麦香、十三香等多种口味,满足全国各地人民的胃口。
又随着夜市的兴起,小龙虾便慢慢确定午夜里大排档、餐桌上的江湖大哥地位。
C位出道02小龙虾的科普知识
小龙虾其实是有学名的,叫克氏原螯虾。平常时所说的龙虾和小龙虾并不是一种生物,龙虾多生于热带、亚热带海域,属龙虾总科、龙虾科,有十几种海水龙虾,而小龙虾多生长于淡水中,属正鳌虾总科、鳌虾科,有几十种淡水鳌虾。
所以说,从居住区来说,一个无忧无虑生长在北京长安街,一个苦苦挣扎在新疆、西藏等偏远地区,生活的地区城市级别不同。而从外形上看,龙虾属于无鳌虾,没有像小龙虾那样一双气势汹汹的大钳子,估计海里安逸日子过惯了吧。
看什么看!俺是城里人!其次,关于吃小龙虾,干不干净,安不安全,人们吃了又到底会不会有重金属污染?其实这个问题应该算作食品安全问题,因为小龙虾在夜市上越来越受欢迎,在野生环境生长的,而且还是比较干净条件下的纯天然小龙虾是很少的。不过,这些都难不倒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胃,,,不对,应该是聪明的大脑,于是越来越多的龙虾养殖基地在全国各地都建立起来,享受美食和赚钱两不误。
所以,只要商家不黑心,大家都不用担心。
至于一些可能在野外生长的小龙虾,由于龙虾体内自带排毒机制,可以把多余的重金属元素转移到外壳、头部区域,只要你口味不独特,只吃大多数人爱吃的尾部上的小龙虾肉,就不用过多的担心啦。
你们就放心大口的吃吧小龙虾一定想不到自己一开始居于食物链顶端的原因,只是因为人类没有找到正确的烹饪方法。结果,从河流、小溪的制霸大哥摇身一变为餐桌上的大哥,虽然都是大哥,但是,后面一个明显中看不中用。不知道,小龙虾无奈地躺在菜盘里时是什么心情。
文末引用吃货的一句话:没有小龙虾的夏天,是不完整的夏天。
小龙虾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