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七八糟议论tech materials

从恐惧和黑暗中走出来的无畏之心——蝙蝠侠

2015-02-06  本文已影响1135人  耳东陈
诺兰执导的蝙蝠侠三部曲

在众多超级英雄当中,克里斯托弗·诺兰拍摄的蝙蝠侠可能是最不起眼的一个。他不仅没有诸如超人、X战警那样个个身怀绝技,也没有钢铁侠那样惊世骇俗的高科技,他的一身装备连一只猎犬都挡不住,以至于当他在第三部中被忍者大师的女儿米兰达插中一刀之后长跪不起。

蝙蝠侠中刀

事实上,大导演诺兰的这三部蝙蝠侠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前传:

需要指出的是,所谓“蝙蝠侠前传”的说法是不恰当的。首先,本系列影片本身有完整闭合的剧情;其次,本系列电影的情节与以前影片有冲突之处,比如《黑暗骑士崛起》的第一反派贝恩(Bane),在1997年的电影《蝙蝠侠与罗宾》中只是一个令人恶心的配角;第三,影片的英文名(Batman Begins,The Dark Knight,The Dark Knight Rises)里也并无任何“前传”的意思,所以,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蝙蝠侠系列电影跟以前的蝙蝠侠相关电影并无任何关联,是一个独立的系列。(引自百度百科)

蝙蝠侠:侠影之谜

作为三部曲当中的第一部,侠影之谜讲述的是布鲁斯·韦恩成为蝙蝠侠的坎坷经历。整部电影紧紧围绕“恐惧”这一主题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因为主人公年幼时掉落井中,黑暗中的蝙蝠给他留下了深深的恐惧。而他和父母在看歌剧的时候,因为场面让他联想到蝙蝠,于是他想离开剧院。刚出剧院他们一家遇到持枪歹徒,歹徒杀死了他父母抢走了母亲的项链。至此,一个非常充分的动机呈现在我们眼前:

为什么恐惧?年幼时井中经历。

恐惧的后果?间接导致父母的死。

父母被谁杀死?持枪歹徒。

为什么会有歹徒?高谭市社会动荡。

以上种种,让男主角决心战胜内心恐惧,打击犯罪,净化高谭市。他要战胜内心恐惧,干脆化身成为罪犯们的恐惧,于是他选择做Batman。

这种设定让观众非常愿意接受,他不像超人的设定——来自外星,也不像X战警的设定——变异,它是一个非科幻前提下一个合理的假设,可以说蝙蝠侠之所以是蝙蝠侠是有理有据令人信服的。在这一点上,是完全区别于一般的爆米花电影的。

注意到本片的终极反派忍者大师,他是蝙蝠侠的师傅,是第三部中反派Bane的师傅、米兰达的父亲。加上三部剧中相同人物绝大多数都是同一个演员,所以整体给人的印象非常的完整和连贯。同时我注意到的唯一一个换了演员的是前两部的女主角Rachel,第一部还是少女,第二部简直就是个大妈。

第一部中的Rachel 第二部中的Rachel

第二部《蝙蝠侠:黑暗骑士》是系列中评价最高的一部,因为这部电影节奏紧张扣人心弦,并且对人物的刻画、对人性的揭露入木三分,看完之后,在让人手心出汗之余还忍不住大呼过瘾。

黑暗骑士

本片是所有蝙蝠侠电影中第一次没有在片名中使用“蝙蝠侠”这个词的,是比前作更为黑暗与成熟的作品,以现实主义警匪片的手法包装了一个极度写实的超级英雄故事,成功地挖掘出角色的深层性格和故事蕴含的人性哲理,将漫画电影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层次,成为了影史上第一部跨入“10亿美元俱乐部”的超级英雄电影。

影片从银行枪战开始到蝙蝠侠为高登背黑锅结束,前前后后一共发生了六场打戏并且每一场都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而这一切用了不到两个半钟头时间,可见导演功力之深厚。

当然,第二部爆棚的口碑离不开反派小丑的饰演者Heath Ledger的精彩演绎。

Heath Ledger饰演的小丑

小丑这个角色的设定绝对是蝙蝠侠漫画的神来之笔。好像没有了小丑,蝙蝠侠的存在就没有意义了一样。小丑也不愿杀死蝙蝠侠,因为没有蝙蝠侠,小丑也就没有这么强劲的对手了。两个终极高手惺惺相惜大概就是这么回事,没有你,我的人生寂寞如雪啊。

厚厚的面妆、缜密的心思、神秘的身份、诡异的肢体语言、神经质的笑声以及他那若有若无的发声方式,Heath Ledger把一个非常夸张的漫画式的角色搬进了电影中,把他变得那么真实那么饱满,并且让观众找不到一点可以挑剔的地方,只有叹服。Heath Ledger也凭借小丑一角获得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大概真的是天妒英才吧,2008年1月22日,年仅28岁的Heath Ledger被人发现死于纽约的公寓内。发生在这位演员身上的悲剧更是让这部影片中的小丑角色上升到一个难以超越的高度。

双面高登

他曾经是高谭市光明和正义的化身、打击罪犯的坚实力量,蝙蝠侠一度想让他来接替自己的位置,但是小丑的一个阴谋彻底毁了他。高登和Rachel同时被绑在高谭市两端的两处爆炸点,因为爆炸倒计时快结束了,小丑故意告诉蝙蝠侠这两个人的错误位置,让蝙蝠侠救出了高登,而Rachel死了(一个超级英雄连自己喜欢的人都保护不了这样的剧情真是叫人又爱又恨)。高登也爱Rachel,Rachel的死和他在爆炸中毁容让他走上了另外一个极端——犯罪与复仇(让我联想到了魔兽当中的圣骑士和死亡骑士)。他杀死了几个无辜的人,最终蝙蝠侠为他背了黑锅。这里,影片已经不是单纯的正邪较量了,更深层次的东西引发观众的思考: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正邪的界限那么容易区分吗?好人就不做坏事吗?其实正和邪的选择来自人的内心,所以说这部电影上升到了需要探讨人性的高度了。

影片是蝙蝠侠系列电影的重启,开启了一个完全独立的系列,讲述布鲁斯·韦恩成为蝙蝠侠的经过,将一个超级英雄的崛起之路娓娓道来,摆脱了之前一味渲染蝙蝠侠超凡身手的窠臼,注重对其倾注心理上的认同。

蝙蝠侠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好人”,他虽说不用枪,但实际上他还是杀了人(忍者大师)。影片的很多的地方都表现出蝙蝠侠的面具之下的那个人,其实有很多邪恶的特征。这也是近年来超级英雄电影纷纷开始黑化的潮流,表现这些超级英雄内心的挣扎,而不再是天生正义英勇杀敌的套路。

黑暗骑士崛起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是系列的三部中悲剧意味最浓的一部,全身旧伤年老体衰的布鲁斯·韦恩为了粉碎Bane毁灭高谭市的阴谋,不顾老管家阿福的劝阻披挂上阵,不出意料地被Bane打得满地找牙。“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大概就是超级英雄的信念吧。

布鲁斯·韦恩和管家阿福

这个老演员在诺兰的电影当中一直是扮演一个长者、引导者的角色,《盗梦空间》中的建筑学教授,《星际穿越中》的老教授,都是这个演员。

安妮海瑟薇饰演的猫女

第三部中由安妮海瑟薇饰演的猫女的登场让观众眼前一亮,也弥补了本片中上一任女主角已经在第二部中死了的空缺。海瑟薇猫女的造型的确是很酷的,特别是她骑上蝙蝠侠那辆狂拽酷炫的摩托车在城市巷道间像闪电般穿梭的时候,那样的魅力大概只有自己亲自去看一看才能体会吧。

也不同于变形金刚那样特效扎堆的大片,在看蝙蝠侠三部曲的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导演诺兰一直在克制,在给电影特效做减法。整个系列看完少有全用特效堆出来的大场面,影片中很多城市警匪追击、甚至有些爆炸场景都是实拍。

·片中蝙蝠车的实际速度经常达到105英里/小时,连直升机有时都追不上。

·片中的打斗场景并非用悬吊的钢丝产生,因为导演认为这种打戏过于优美而缺乏真正的威胁和紧张。《最后的武士》的动作指导大卫·福尔曼在本片中使用了KFM(Keysi Fighting Method)打斗模式,KFM出现于20年前,要求强大的腿部和躯干力量,并强调精神与意志的集中。

·扮演蝙蝠侠的克里斯汀·贝尔在影片开拍前接受了为期半年的训练,不但恢复了为出演《机械师》减掉的体重,还增肌20磅。

·片中猛烈的风暴并非CG生成的,而是真正的时速达到75英里的大风,有的剧组人员甚至被吹倒。

·片中的蝙蝠车造价高达150万英镑,1加仑汽油只够跑1英里。

·蝙蝠侠的很多装备都出自于军事技术。

在第三部的片尾,蝙蝠侠为了拯救整个高谭市(比起其他英雄动辄拯救地球拯救银河系来说小太多),自己开着飞船把即将爆炸的核弹拉到海上,壮烈牺牲了。(此处更正:蝙蝠侠并没有死。感谢@理舍@夜天使夜猫等朋友的指正!)正如片中猫女对蝙蝠侠说:“你本来可以走的,你已经为高谭市付出了一切。”蝙蝠侠说:“不,这还不够。”这也是目前为止我看过的第一个死了的超级英雄。诺兰的大胆和任性由此可见,他决意不再继续拍蝙蝠侠系列的电影,所以这三部曲在他这里画上了句号。悲剧总是让人难以释怀,贯穿整个系列的黑暗风格,笼罩蝙蝠侠一生的阴霾,以及最后的牺牲都为这个超级英雄增添了悲剧色彩。这也让这个系列在我心中的地位超出了一般的超级英雄电影。

我想恐怕找不到第二个这么弱的超级英雄了,也找不到这么强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