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笔记】第21篇-发汗亡津液的挽救方法

2019-06-16  本文已影响0人  中医二羊

题记:因为伤寒论大多注家都是根据伤寒论发挥自己的东西,说自己的理论。我们这些后来人也乖乖的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忘了伤寒论的本体。

我想算一次尝试吧,抛开一切的成见,抛开一切的设想,假装自己没有任何中医基础,什么也不懂。不带任何有色眼镜去看这本书,探索原汁原味的伤寒论到底是怎样的?

这样去看这本书,一条一条的啃,于是我总结了这些笔记:

伤寒论笔记精华,中医二羊原创

继续伤寒论条文学习,重复读伤寒论重点不再纠结于细节,以上下文,大段大段的来理解,反而更清晰明了。

上一篇总结的条文主要是经过发汗治疗后,一些病症仍在的,表证仍在,外症状未解。如果斟酌来继续解表。

今天学到的这几条条文,重点在讲发汗后、津液不足、正气亏虚如何来挽救。

越是带着什么不懂得心态,越容易看清楚原文本来的脉络、和重点。没有了我执、看到的全是伤寒论原文的样子。

伤寒论原文

58、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59、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60、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61、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干姜附子汤方干姜一两(味辛热)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味辛热)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62、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63、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之。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麻黄四两(去节,味甘温)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味甘温)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石膏半斤(碎,绵裹,味甘寒)右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杠。

64、发汗过多,其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桂枝甘草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味辛热)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二羊笔记

1、治病驱邪,最常用的汗吐下三法,如果经过汗吐下等方法治疗后、有的邪去病退,但同时也付出了伤正的代价,最容易伤的就是津液。这个时候只要阴阳一调和病就自然好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