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堂
小时候到各家各户去串门,进入堂屋,首先看到的就是这个家庭的中堂和供桌。因为是在农村,每一家都有中堂和供桌,讲究,但并不奢侈。所谓的讲究,是在于人们对供桌以及中堂布置的部件的要求。
中堂的最上方墙上,很多就只有一幅画,这幅画有卷轴挂在墙上的,有平贴在墙上的;内容上有山水类,有人物类,有神仙老寿星类的,大致都是吉祥愿望的内容。也有画两侧配书法对联的,但是因为黑色的毛笔字太单调,在当时全国扫盲的初级阶段,能欣赏的人还是少数,很多时候对联会被省略。记忆最深刻的画面,是一个拿着仙桃的老寿星,旁边跟着一头梅花鹿,还有一个看上去让人感到很“喜像”的童子。我也绝对记得,一年一年的看到那红白相间的大桃子,真正的吃到桃子却是没有几次。
在我的家乡,这一幅画也就是人们常讲的“中堂画”。
中堂画的下方,紧接着的,是每一家供奉的各路神仙画像齐聚一堂。
这些神仙们都有不同的分工,有管发财的“财神”,有管吃饭的“灶神”,还有管出行的“路神”等等,他们根据不同的分工供奉在宅院的不同部位,比如“灶神”的神位是跟着一家的锅灶走的,锅灶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一定有“灶神”的护佑;“路神”是在出了院门的地方,他护佑着一家子出门的人;“仓官”神通常在存放粮囤的屋子,保佑这一家每年都是“五谷丰登”等等。
孩子们从小都生活在老人们给讲的,各路神仙保护的环境里,倒是真的贴贴切切的获得了很多幸福感。尽管,该干的活要干,该受的罪要受,不奋斗就什么也没有,但是很多人到老了也还相信着,命运是中堂画下面的那些神仙给的。
人们给神仙们齐聚一堂的位置起了个名字,叫“全神”位。
北京的恭王府举办的神像展,我有幸曾经去逛过一次。那里面展示了几种不同的“全神”画,在那些透露着深厚民俗风气的版画里,我似乎看到了和我们家乡一带流行着的“全神”画。我听父亲说过,即使一样版面的“全神”也会有一些小不同,大约是体现在画面中央的一个小狗脑袋的方向,家宅大门留在左边的,狗头的方向就要向左,反之就向右。据说,这“全神”画里面的狗是要向门外“咬”,否则就会给这一家带来不吉利的事情。
“全神”位的下方,正常就是一个长的条几,有叫做“神几”的。香炉放在神几上,香炉的两旁是烛台,这大约属于神器,都固定是要放在“神几”上罢。
比“神几”矮下来一些是正方的“八仙桌”,桌子的两旁一般是配圈椅,条件好的话配更阔气的太师椅。配阔气的太师椅的中堂,大约得追溯到明清时代,大户人家才有。
“神几”的长度一般会比椅子桌子放在一起的总长相当,这种配置让人感觉更加四平八稳,更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默罕默德向伊斯兰教徒们传扬古兰经,教徒们在伊斯兰神话的护佑下,人们幸福的生老病死,人们相信这一切都是真主安拉在赋予着人生到死亡的一切。
还有耶稣的信徒们,他们相信,人生的一切苦乐酸甜都是上天“主”的赐予。
……
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人,都活在自己的信仰里,他们相信这个世界有强大的力量,只属于他们,在他们需要的时候会降临给他们,所以,他们是幸福的。
新时期的家宅布置中,很多中式的,古老的讲究的信仰被淡化。沙发和茶几在客厅的布置替代了最后的,简洁到不能再简洁的中式厅堂布局。很多堂屋里没有了“全神”位,而是把它转移到了不起眼的房间。
有时候,人们说,那都是迷信。
可我觉得,诸神护佑的童年,以及成年后的我,是幸福的,尽管在学校的知识告诉我,那些确实是不存在的,可那又怎么样呢!我相信科学知识,我也相信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但是,古老的中华文化,古老的神话,每一天都给我的,从小到老的幸福,我为什么要拒绝呢?
我是一个家具制造商人,我有一个愿望,那就是用最经济,最原味的家具再去为未来的孩子们打造一个,摆放那些护佑一生的各路神仙的中堂家具组合。
这个愿望一直在我心里酝酿多年,对于消失多年的中式堂屋家具布置,我始终耿耿于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