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见”的柴静
2013-01-16 本文已影响214人
华清果儿
2006年,百家讲坛最火的时候,有天打开电视,一档访谈节目,嘉宾是正当红的易中天和于丹,主持人是个不算脸熟的美女,声音轻轻柔柔,眼睛直视着对方面露微笑,仿佛能把人化掉。易中天狡黠,把难缠的问题移步换形又抛给对方:你是做新闻调查的,那你告诉我什么是真相?现场一片寂静,气氛有些尴尬,老易步步紧逼,仿佛故意让人下不来台。片刻之后,对面的美女不卑不亢、声音平和的回了一句:真相就是无底洞的那个底!给了老易一记漂亮的回马枪,就是这句话,让我记住了柴静。
三表叔说:一堆媒体人坐一块,立马能嗅出哪个是电视台的,在电视台里混的人大都没文化,可柴静不一样,她是个真正的读书人,看问题想事的方式和别人不一样。
新书《看见》的扉页上,她只用了简单的几个字介绍自己:1976年生,主持过夜色温柔、新青年,现为看见主持人。简简单单,不粘不滞,是新闻人的利落。2001-2012,是柴静的央视十年,十年的历程呈现在别人面前的不过是简单的一行字,但对于一个个体来说,却有着独特的人生体验,有过程中不断推翻、不断重建的艰难,有一个人与其他生命的交汇与映射,有这个国家在重重矛盾中迈步的磕绊,归根结底,是自我对自我的探寻。
柴静说,一个人的生命由无数他人构成。与十年前的《用我一辈子去忘记》相比,她的文风没有多大变化,细腻柔婉,但是笔下的容量却大了许多,是一滴水最终汇入大海的开阔;用字俭省,几乎没有修饰语与形容词,剥开生活表面的装饰,直抵内核的粗粝,击中要害;在这本书中,你几乎看不到当年那个沉浸在自我中的文艺青年的影子,而是人一脚一脚踩在泥地里,慢慢往前挪动的笨拙与进步,接了地气,触及到了真实的生活,从天空坠入大地。她如你我一样,没有多高的起点,是繁茂大树上不起眼的枝桠,从头做起,一步步,没有辗转翻腾的技巧,下的都是笨功夫,不断犯错,不断改正,只是每走一步,她会停下来想一想,看看走过的路,望望前方,想想为什么出发,将要去向何方,不疾不徐,走得再远,她有一股自省在里面,提醒自己不要迷失。
柴静的节目看见与博客我一直关注,她把刚性的新闻注入了难得的人文关怀,使其看起来更像是一件文学作品而不是硬邦邦的调查。文艺曾是她从事新闻为人诟病的弱点,她为此苦恼,也用新闻教条像绳子一样牢牢捆住自己,要克制、要冷静,要避免真相流逝于涕泪交流中,一度成为公众眼中冷酷的新闻女侠,提问变成激烈的交锋,然而在真实的生活面前,面对忧郁的少年、丧子的母亲,她还是本能的伸出了手,那些教条突然一下子丧失了力量,困在身上的绳子自动松绑,她也不再刻意控制,跟着感觉走,记者,首先是个人。
柴姑娘是个认真较劲的人,写这本书几易其稿,断断续续写了三年,成了出版界著名的拖拉机事件主角。她在后记里写道,写书时问六哥,一个记者在书里写那么多“我”是否不妥?六哥不愧是神探亨特张,一针见血的说了句很有文化的话:不在于你写的是不是“我”,而在于你写的是不是“人”。
《看见》写的是关于人的故事。
三表叔说:一堆媒体人坐一块,立马能嗅出哪个是电视台的,在电视台里混的人大都没文化,可柴静不一样,她是个真正的读书人,看问题想事的方式和别人不一样。
新书《看见》的扉页上,她只用了简单的几个字介绍自己:1976年生,主持过夜色温柔、新青年,现为看见主持人。简简单单,不粘不滞,是新闻人的利落。2001-2012,是柴静的央视十年,十年的历程呈现在别人面前的不过是简单的一行字,但对于一个个体来说,却有着独特的人生体验,有过程中不断推翻、不断重建的艰难,有一个人与其他生命的交汇与映射,有这个国家在重重矛盾中迈步的磕绊,归根结底,是自我对自我的探寻。
柴静说,一个人的生命由无数他人构成。与十年前的《用我一辈子去忘记》相比,她的文风没有多大变化,细腻柔婉,但是笔下的容量却大了许多,是一滴水最终汇入大海的开阔;用字俭省,几乎没有修饰语与形容词,剥开生活表面的装饰,直抵内核的粗粝,击中要害;在这本书中,你几乎看不到当年那个沉浸在自我中的文艺青年的影子,而是人一脚一脚踩在泥地里,慢慢往前挪动的笨拙与进步,接了地气,触及到了真实的生活,从天空坠入大地。她如你我一样,没有多高的起点,是繁茂大树上不起眼的枝桠,从头做起,一步步,没有辗转翻腾的技巧,下的都是笨功夫,不断犯错,不断改正,只是每走一步,她会停下来想一想,看看走过的路,望望前方,想想为什么出发,将要去向何方,不疾不徐,走得再远,她有一股自省在里面,提醒自己不要迷失。
柴静的节目看见与博客我一直关注,她把刚性的新闻注入了难得的人文关怀,使其看起来更像是一件文学作品而不是硬邦邦的调查。文艺曾是她从事新闻为人诟病的弱点,她为此苦恼,也用新闻教条像绳子一样牢牢捆住自己,要克制、要冷静,要避免真相流逝于涕泪交流中,一度成为公众眼中冷酷的新闻女侠,提问变成激烈的交锋,然而在真实的生活面前,面对忧郁的少年、丧子的母亲,她还是本能的伸出了手,那些教条突然一下子丧失了力量,困在身上的绳子自动松绑,她也不再刻意控制,跟着感觉走,记者,首先是个人。
柴姑娘是个认真较劲的人,写这本书几易其稿,断断续续写了三年,成了出版界著名的拖拉机事件主角。她在后记里写道,写书时问六哥,一个记者在书里写那么多“我”是否不妥?六哥不愧是神探亨特张,一针见血的说了句很有文化的话:不在于你写的是不是“我”,而在于你写的是不是“人”。
《看见》写的是关于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