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修行理事会·自动投稿

无论生活给予什么都应直接面对

2021-10-27  本文已影响0人  娟娟呀

现在我和闺蜜都肩负着陪伴的工作。我陪伴1岁的孙女,她陪伴老年痴呆的86岁母亲。

都是全天候的工作,见面机会少之又少。

昨天她打电话给我,约晚餐。因为太长时间没见面,很想念,我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安排好家事,匆匆赶往约定地点。

这时正是下班高峰,很难打车。我骑在共享单车上,本想欣赏哈秋景,可凛凛秋风直往脖子里钻,我卷缩着,加快速度,还好路途不长,没有冻成“冰棍”。看着路上奔走的人们,感受到了城市节奏的加速。

到了餐厅大门口,远远看闺蜜情色黯淡,似有忧伤地坐在那里。昔日的大姐大怎么今天脸色暗哑,已改以往的装扮,一席休闲套装,显得很没精神。

出什么事情了吗?

“今天我妈又去康养中心了。所以才有空出来坐坐。”

“太累了,朋友们都说陪老妈一个月我至少老了5岁。”

一见面,闺蜜就开始述说了。我们俩因为父亲是同事,一起上中学、大学,而后又在一个研究生所工作,家里的事儿都比较清楚。

得知闺蜜把妈妈送到康养中心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脑子里浮现出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的两照片。

一张图里人们各种姿态,想尽办法,上爬下蹲,在打望什么?

重要领导人?明星?表演?…都不是,这是@幼儿园的围墙外,是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外面围满了家长,期待看到自己的孩子。

再看看下面那张照片

是敬老院的大门。里面的老人在向外望,外面却没有人。

一个是刚走上生命的起跑线,一个是行走在人生的末路。

当时看到这两张照片时,一时无语,但还是保存了下来。

夕宝上幼儿园时,我肯定也想观望,是因为担心孩子在幼儿园不适应。她妈妈在康养中心,会不会像这些老人一样向外打望呢?

我把照片拿给闺蜜看。

她说:“我妈妈不会,我们送去的康养中心条件非常好,每人有2位护理,每天都要进行病理记录,健康检查,各种集体活动,老妈喜欢的乐不思蜀。”

“本来是让她试住三天,我和哥哥姐姐好不容易熬过三天,把她接回来。一会儿说该怎么怎么了,对那里的生活安排记得清清楚楚。总问,啥时候走?已经不留恋家里了。”

闺蜜说着,眼里开始有眼泪打转。

“那你怎么还这么难过呢?”

“妈妈一到康养中心,好兴奋。看那里的人像见到亲人一样,而对身边的好友甚至家人却都认不到了。我们想每个周末把她接回来,吃点好吃的,到处走走,但是一到家她就会念叨着在那里的人,和在那个地方这个时间该做的事情,还不停地催问什么时候走呀,还说其实我自己能够走,只是怕找不到地方。”

“我们都希望她能够健康长寿。看到她对那里是那么的满意,那么的开心,也就随她的心愿让她在那里住吧,但是心里还是有不舍呀。”

记得有人说过,孩子的成长就是渐行渐远的过程。

其实父母的衰老何曾不又是和我们渐行渐远的过程呢。有父母在,我们始终还是孩子,但父母离去后,我们就会看到人生的终点,行走在那条不归路了。

就说我和儿子吧,他从初中开始住校,除了假期我们很少在一起生活。大学毕业后,耍朋友、结婚。很快就有了自己的家, 最多一周在一起吃个饭见一面。

如果不是夕宝的出生,可能我们就这样成为两家人,很少在一起了。

还好夕宝出生之后,亲情把我们紧紧凝聚在了一起,现在家里充满了欢笑,享受着天伦之乐。这就是传承的力量。

但是自己前段时间的肩周炎还没有康复,今天因为牙齿松动又进了医院。身体不断出小毛病,提醒身体已经开始衰败了。

人生,到了应该享受之时,不知不觉已感受到衰老的迹象,全身身体体力减弱,舌根减弱,品尝不出饮食的味道,眼睛老花,看不清细小的物体,说话吞吞吐吐意根减弱,记忆模糊,健忘,口中牙齿脱落,体温失调,支撑力下降,因身体的四大紊乱,遭受许多疾病和损害。慢慢还会因记忆力减退,变成痴哑,盲聋,意识模糊,美丽容颜也不存在,意识颓败。

有些人因无法忍受衰老的痛苦,内心希望很快死去,面对这种老苦,如何正确面对衰老面对死亡将摆在我们面前。

今天我不得不想,等夕宝长大,不需要陪伴时,我也会像闺蜜的妈妈一样,需要家人照看了,那时我愿不愿意去康养中心呢?

前段时间看到杨振宁院士说“写作是最好的养生方式。”我非常赞同。

也庆幸自己遇到了写作,通过写作学会了坚持,学会了思考,并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

通过健脑,预防老年痴呆。坚持早睡早起,保持好的精神状态。

想起渐渐衰老是人生的一个过程,现在我的生活应该是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便心升欢喜,也提醒自己一定要享受当下,记录美好。

送孩子去幼儿园,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孩子融入大集体,有了小伙伴,成长不再孤单。

送老人去康养中心,同样是让他到自己最适合的地方。

我和闺蜜这样沟通后,她的情绪渐渐好起来。我们已到知天命的年龄,无论外表多么年轻,心态多么积极,但不可阻挡轮回的脚步。

佛说,认为人生只能有快乐,不能有痛苦,于是逃避痛苦,追求快乐。越逃避痛苦,痛苦越如影随形。越追求快乐,快乐逃得越远。

接受痛苦,就会快乐。排斥痛苦,只要快乐,正是痛苦的根源。未来的日子,无论出现怎样的状况,都要直接面对,不抱怨,不逃避。

餐毕,我们来到成都有名的网红打卡地——玉林西路的街头走了走。

在这里每人留了一张照片,当对自己改变认知的纪念。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