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雨读书简友广场

心小了,事情就卡在心上了

2024-07-04  本文已影响0人  安洁儿自在

大家好,我是安洁儿自在,安心生活,过自在的人生。

在这个世界上,人和人之间是有差异的,不能用一个标准对待别人,不是说你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得要求别人也像你一样做到这样。生活的考验,

有时候也在于,当你被别人对待了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你会怎么办?

                        01 生活的考验

当人觉得在心态和观念上有某些改变和领悟时,生活就会给你安排“考试”,看你是否真的能通过考验。

当一场考验来临的时候,有时会看到自己依然会起各种情绪,原来心态还是在“小我”里打转,纠结,当心情由此陷入低落和思索中的时候,用各种方法都不知道如何出来时,偶然间突然想到这是一场考验,只是这次没有通过,还得继续磨练。

人有时候会希望把看到的道理都装进脑子里,然后就能马上活得通透,但是人生的路,是要一步一步走的,没有走到一定的地步,谁也不能说自己就已经到彼岸了。人可以严格地要求自己的德行不断地提升,但是也要接受无法一下子达到最高的境地。

比如在生活中,人做事情的时候会考虑到别人,而同时也希望他在面临同样境地的时候别人也对他报以相似的同理心,这也就是人们之间互相能为对方考虑一下,这样的关系会比较和谐。

人们之间的很多矛盾,根源都可以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里去看。

同样是经历事情,不同的人可能会抱着不同的态度。有些人会以同理心待之,知道自己是从困难中体会过来的,自己不想要怎么样的方式就不会以这样的方式对待他人,而有些人则会把自己经历过的最不想要的方面,去对待别人,让他人也体会这样的情况,再看看他是怎么应对的。

然而,在这个世界上,人和人之间是有差异的,不能用一个标准对待别人,不是说你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得要求别人也像你一样做到这样。生活的考验,有时候也在于,当你被别人对待了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你会怎么办?

在一开始,你可能会气,会怨,会失望,甚至会动摇信念,但是同时也发现这并没有起太大的作用,因为事情已经发生了,生活中的每一步就算是被动,也都是自己一步步选择出来的。

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彼此之间失去了礼的平衡时,人可以选择表达不满或直接回击,也可以选择用更大的格局去看待。

                  02 “小我”与“大我”

当注意力一直看到的是自己委屈了,损失了等等时,会陷入在“小我”里,“小我”一般只考虑到“我”怎么怎么样吃亏了;他怎么怎么对我了;我对他好,他为什么对我不好?我考虑到他,他为什么不考虑到我?等等,越想能量越下沉,越想越感觉心变得越小。

人一旦觉得心堵得慌,常常是心变小了,把事情卡在心上了。这个时候,可以允许这一切的事情发生,去觉察,当心小了时,是什么样的感觉,这也是一种体验,接纳这个“小我”的存在。

如果卡时间长了,走不出来的时候,痛苦够了,也许自然会觉悟到需要些改变。

如果转念去想,从“小我”里走出来,不那么去计较“我”怎么怎么样了时,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如果不知道“大我”是什么样的,不妨去想想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或圣贤之人,看看他们的胸怀。

最近正好在收集关于民族英雄岳飞的事迹的资料,有很多地方感触很深,其中有一点是岳飞马上要攻破金国的时候,被朝廷的十二道金牌召回,郭继承老师在说到这段的时候,他说有个学生当时有不同的看法就问他,岳飞班师回朝,皇帝要谈判,他要求和,岳飞要主战,回去肯定是要死,明明回去是个死,岳飞还回去,是不是有点糊涂啊(学生的原话是说傻)。

郭老师的回答是:像你我这样的匹夫都知道回去是个死,像岳飞这样几百年上千年出一个的人,你看到的东西人家比你清楚得多,问题是明明知道回是个死,岳飞为什么还是要回去?伟大就在这里。

在当时那个情境下,如果不听皇命班师回朝,就是大逆,如果带着部队自立造反,就会背上千古骂名,如果他只是为了自己活着,活着是上策,他就可以不回去,但是岳飞没有这样做。这就是舍弃了“小我”的体现。

所以岳飞尽管含冤被害了,他的“大我”、“大义”的精神却永存。

历史上还有些忠烈也是如此,比如文天祥,在受俘期间,元世祖忽必烈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

这些永垂不朽的历史人物,他们本来也是平凡的人,但是因为有“大我”的精神,所以比普通人更伟大。

在普通人看来,有时可能无法深刻体会到他们的境界,不过可以看到的,有成就的人身上都有远大的眼光,大海般的心量和广阔的格局。

                  03 心小了和心大了

有句话说:“一个人的心是事撑大的。”,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很多是来照见自己的格局的,也就是生活的考验。

如郭继承老师说的:“心小了,处处都是冲突,处处都是计较,处处都是算计,处处都是痛苦;心大了,处处是自在,处处是慈悲。”

举了历史上伟大的人物,意在更直观地去体会“大我”的格局,有助于从很小的“小我”里走出来一些,而对于平常人来说,其实主要是在生活的考验中,让心胸逐渐扩大一些,不求做到绝对无私,在适度的自私下,也为他人多考虑一些。

或许,人这一生面临所有的人事物,都是来修炼心,修炼灵魂,修炼精神的。

一次考验没有通过,下次再来,这一辈子没通过,如果有来生的话,可能下辈子再来。

如果看到本质的东西,对外界的相可以觉察但是不必太执着,没有通过考验的事情终将会以另一种相呈现出来,直到这段考验通过,而你所有在修炼里下的功夫的呈现,也像是一片土地上长出来的庄稼,耕耘了多少,自己有数,土地也是有数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