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回被信息流冲散的注意力

2020-12-18  本文已影响0人  Jason每日谈

01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是手机控,离开手机5分钟就浑身难受,被手机深度绑架,仿佛做什么都离不开手机,手机可是成为了一个外接大脑。

手机有很多使用功能,但有一点是困扰很多人的点,那就是通过手机进行学习是否可取?很多人说可取,因为手机很方便,只要联网,就能随时随地的学,也有人说不可取,手机信息很容易把人带跑偏,说是在学习,这看看,那刷刷,时间不知不觉的就过去了,等刷到手机快没电了发现,自己好像干了不少事,但又好像没干什么。

02

我自己是深有体会,很多时候我拿起手机,刷着知乎、得到、微信读书、公众号、36氪、微博、小红书、抖音、B站、头条、雪球、淘宝、拼多多、京东、和平精英。。。就在不同APP间切换,一次就是两三个小时,甚至还多。很多时候是想学习,但频繁的切换注意力,学习只是自我安慰,大量的获取碎片化类知识信息,在当天会有一种带有空虚的收获感,但过一段时间再往回看,最终获得的内容极其有限,根本无法称之为学习,大部分当时觉得有用的信息,其实就是一种信息刺激,归根到底是浪费时间。

我遇到什么问题都会想要通过搜索找到答案,但也因此,会影响自身思考的深度,因为信息筛选需要花费精力和时间,其实我的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甄别答案质量上,总的来讲,是消耗了大量的注意力资源,结果收获却很少。

03

回顾过去的一年,反思我自己有哪些提高,可能是有一些,但仔细反思,就会觉得自己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没有刻意练习过什么,看起来忙忙碌碌,确实则没有什么成果。想学的内容太多,但每一个都浮于表面,还没有进入就放弃了。可能关注最多的还是心理学,以自我情绪管理为驱动展开学习,可能是火候还不够,虽然看了很多的原理,对自己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但还总会受到环境影响,产生情绪波动。

04

不过有一点是好的,我渐渐的意识到不能什么都做,也不可能什么都做好,聚焦某个,或者某几个点去深入学习,会是比较好的选择。之前不认可自己的本专业,总是拿自己的短处比他人的长处,这样总是让自己陷入迷茫和痛苦之中,使得亲者痛,仇者快。

解决的模糊办法已经在我心中,第一点就是要有一个较为明确的目标,有了目标就能聚焦,就能提高抗干扰的能力,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往往也就专注了。我这一年唯一坚持住了的事情就是写作,虽然没有专门为了变现写过什么文章,但表达自己所思所想的能力也确实有了一些提升,在工作中写部分简单的报告有了些许降维打击的感觉。抓住主要矛盾,精进写作能力,锤炼结构化思维,持续输入,是我做起来相对有兴趣的事。

之前想要学编程、学CFA、CPA等等,是看到了互联网、金融行业光鲜亮丽收入高,但并不是我真心想做的,不仅如此,学习那些内容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没有坚定的目标感很难有所成效,这也是让我一直没有开展的原因。虽然这些内容很重要,但也是要有所取舍,我即便是学了,有了不少的积累,但毕竟也是半路出家,很难建立起来该专业的自信度,放弃或许是好的选择。但读懂财报还是需要的,并不需要会做账,能读懂,有一些了解便可以。

如果问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可能还不是很清楚,但问我一想起哪位成功者就觉得是打心里想成为的,就是心里的一种声音,我的回答是表达者、思想传播者们。成为爱因斯坦等科学家,我此生无望,成为职业的运动员、歌手等天赋型职业,我也死路一条,成为一个财务工作者、工程师等我也没有什么兴趣。这种声音坚定了,那就朝着成为一位有态度、有水平的内容输出者努力,广泛涉猎是必须,但要想深入了解某个学科,还是需要记忆与总结大量的底层内容,搭建专业的知识体系,再去广泛涉猎该领域,才会事半功倍,否则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突破某一个学科是比较有效率的选择,不过也会因此辛苦一些,但是这也是找回注意力,走向成长快车道的最短路径。坚定目标,珍惜时间,有所作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