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传统文化国学儒道释易文化苑

精塾学院:人说司马懿高明,但他的这些理念才是保身之法

2018-08-08  本文已影响15人  精塾学院小书童

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很多人对他的认识可能来源于《三国演义》,都知道他多思多疑,老谋深算,但是“精塾学院”小书童认为历史无角度,后人有角度。我们站在上帝视角上看历史,大概才可以窥见原貌。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司马懿的三个理念,当以借鉴。

一、“人不能怯懦,但不能不知敬畏要学会敬畏自己的对手"

曹叡去世后,曹爽独断专行,飞扬跋扈,为了架空司马懿对于朝堂的控制权,他设计提升司马懿为太傅。

对于曹爽这种咄咄逼人的行为,司马懿的学生钟会看不下去了,对他说,“老师,你就甘于这坐而论道的太傅之位吗?”

钟会的劝告某种意义上也投射了他自己的欲望,作为司马懿的学生,只要能够和曹爽争斗成功,夺回在朝堂的控制权,他也才能有权势。

司马懿不为所动,他举杨修的例子教导钟会,怕会重蹈覆辙,“人,不能怯懦,但不能不知敬畏,要学会敬畏自己的对手

这样一句话,也表达了司马懿的立场,他不计较,不是怯弱,而是敬畏对手。相反的,一个不怯弱的人,勇于面对,可能会硬碰硬,两败俱伤,然后渔翁得利。精塾小书童认为这点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思想都切实的表达,道家说阴阳调和,像围棋,不是把对方置于死地,儒家说中庸,都是表达这样的一种意思。

反观我们自身,浮躁、急功近利,可能也是有大的社会背景,但是绝对不是好的处事立身之法,可以试着学学司马懿的人生态度,对于劲敌,好好准备,静待良机。

二、"不要和愚蠢硬碰硬要学会向愚蠢低头"

曹爽和司马懿都是辅政大臣,但是曹爽做事很少顾忌司马懿,逼宫郭太后,架空幼皇帝。

司马昭气愤的找到父亲,说,曹爽太过分,简直是在凌辱司马家,不能再继续这样忍下去了。

但是司马懿听了儿子的言论却平静的问他:“这曹爽比诸葛亮如何?”

司马昭回答说,“蝼蚁尔。”

既然曹爽都是微不足道的人物,司马懿便告诉儿子:“与愚蠢硬碰硬拼个头破血流,岂不更愚蠢?人这一生,难免和愚蠢为伍,要学会向愚蠢低头”。


司马懿的这段话,又一次真理了,曹爽虽然通过小手段逼得郭太后移宫,欺主年少似乎能只手遮天,但屡次作死的曹爽真的能笑到最后吗?

司马懿再次告诉我们,当遭遇一些愚蠢的挑衅和下作的手段时,没必要睚眦必报,不要和愚蠢者为伍,因为多行不义者终将必自毙。

三、“臣一路走来,没有敌人看见的都是朋友和师长”

司马懿年轻时辅佐曹丕,那时候他的对手是杨修,后来杨修因为鸡肋的事情呗曹操判死刑,司马懿听闻后主动请求见杨修。

曹操不知所以,问其原因,司马懿说,“臣一路走来,没有敌人,看见的都是朋友和师长”曹操被司马懿的诚恳所打动,同意司马懿去看杨修,也越发的让曹操从心底欣赏他。

司马懿秉承着这样的原则为人处世,对各种对手们都心存敬畏,如杨修、诸葛亮,还有害过他的不计其数的人,不去恨,只是不断的学习,以现代理论说是内控型的人。

后来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司马懿来到他生前所在的蜀军军营,以水代酒敬孔明,眼中满含热泪,如果不是儿子提醒他身后是大魏的将士,司马懿甚至要跪下去祭拜。

司马懿夸赞孔明,“你一生清清白白,就像这水一般,虽然你我为敌六载,但我却一直视你为知音,孔明,让我尊你一声,先生。”

后来曹叡死后,他的男宠辟邪被打入狱中,司马懿是唯一一个去探望他的人,虽然辟邪总是为了曹叡给司马懿找麻烦,但司马懿仍然以大度之心,怜悯他对先帝的一片忠心,还为他带了一件衣裳,为他保全了最终的尊严。

辟邪警示司马懿,曹爽年少轻狂、骤登高位,只怕他下半生也要身陷囹圄,他却回答说,“司马懿,不会与他人争斗”,谦恭内敛,不争不抢,正是司马懿在职场上的写照。学会向对手学习,尊重对手、感恩对手,因为正是他们的存在,才使自己更加强大,才能获得更长足的进步。

今天小书童就分享到这里,古人讲了很多的体用,只要愿意,就可以在这些智慧里找到自己的安定之处。我们精塾学院目前也在着力打造国学课程,做了“精塾”小程序,邀请国内知名学者详细解读,也是为了这样一个目的。能够给国人提供有效的国学学习路径。司马懿是三国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有很多,他本人也是研习儒家、道家等思想。我们精塾现在重点打造的《韩鹏杰讲道德经》已经上线,同时还在招募渠道合作方,希望有志于发展国学事业的你也加入进来。

要有敬畏之心,小书童的愿望是要达到敬畏自然,敬畏一花一木,你们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